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们也通敌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们也通敌了? (第1/3页)

    王五没听到钱道台给后辈讲的为官真谛,若是听到了,肯定惊为天人。

    因为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可是古今中外多少能人志士总结出的真理。

    宋谦的权力是谁给的?

    不是什么大清朝廷,而是大清朝廷的真正拥有者——满洲大人们。

    所以,前番宜昌城那位陆知府就犯了个典型认知错误。

    他以为只要不开门,保住城中士绅和百姓性命,为大清守住城池且不资敌就行。

    却没有意识到被明军捏在手中的满洲大人们,才是他最需要保住的东西,而不是什么宜昌城、什么百姓、什么财产。

    哪怕这些满洲大人们是明军手中的俘虏,他陆知府也得无条件保。

    因为满洲才是大清!

    没了满洲的大清,能叫大清吗?

    为官者,态度决定一切。

    只要燕京的辅政大臣没咬牙宣布以穆里玛为首的满洲俘虏集体殉国,这些人就能代表满洲八旗!

    作为汉官如何选?

    显而易见的事。

    同大清根本比起来,其它都不足一提。

    气节什么的更是荒唐可笑。

    宋谦到底是年轻些,对新事物和新道理的接受能力强一些,很快就做出了明智选择。

    那就是不惜代价保满洲。

    看着他只保住了两个满洲,实际上却是都保住了。

    因为,没有满洲大人在他的辖区出事!

    光这一条,别说开城让明军进去,就是带着全城百姓把辫子割了,回头照样能得到重用。

    主子那里也是分得清大小王的。

    做走狗就得有做走狗的觉悟。

    分不清谁是主人,那才是要命的事。

    不出意外的话,宜昌那位陆大人恐怕已经去见先帝了。

    对于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破窗者”,王五给予高度重视,不仅没有逼迫其写保证书,还主动以靖西大将军、湖广巡抚的名义给其出了一份物资接收公文。

    明军在城中果然秋毫无犯,与百姓也是公平交易,买堆萝卜都照价付钱,着实让夷陵城中的百姓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