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非降大清,我降鳌拜也!

    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非降大清,我降鳌拜也! (第3/3页)

单一极端。

    跟着明军一路过来,穆里玛意识到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果他一开始就战死的话,或许会让他本人保留一丝悲壮色彩,不致太影响其兄乃至整个家族。

    毕竟大将军父子都阵亡了,八旗上下除了埋怨几句还能做什么?

    但他活着且被明军俘虏这件事随着时间推移,不仅会让八旗上下将他穆里玛恨之入骨,也会给他的兄长鳌拜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甚至于会动摇他们瓜尔佳家族对朝堂的掌控。

    自古,权臣都不得好死。

    鳌拜在朝中树敌太多,政敌们一定会利用穆里玛兵败一事攻击鳌拜,这个基本可以肯定。

    为此,穆里玛就不能再一心寻死,他得为自己的大哥、二哥考虑,也得为整个家族考虑。

    怎么考虑?

    那就是能否同明军达成协议。

    念头是在夷陵州时产生的,一开始不是太强烈,甚至还一度否定过。

    因为穆里玛自个想想也觉可笑,这世上哪有俘虏劝降胜利者的。

    然而沿途明军的作为让穆里玛意识到这支明军未必跟他想象的那样。

    如果对方是一意反清,为何对占领的城池毫不感兴趣,甚至都没有清理城中守军的。

    除了明军兵力少这一原因,穆里玛想到的是留后路。

    就是明军的将领似乎不想把路走绝。

    促使他下定决心同明军谈一谈的“导火索”是湖广巡抚杨茂勋的突然消失。

    穆里玛肯定杨茂勋没有被明军杀害,而是被突然释放了。

    明军为什么释放杨茂勋?

    除了有求于杨茂勋,穆里玛想不到其它的原因。

    进入武昌城后,城上那些仍在飘扬的绿营旗帜让穆里玛心头狂跳,于是,他决定赌一把。

    万一明军真如他想的,那他就不是兵败的大将军,而是为大清再立新功的大将军!

    王五花了好长时间才接受了穆里玛劝降他的事实。

    简单想了想后,他果断对穆里玛表示可以就其开出的条件考虑,因为此事太过重大,他需同部下们认真商议。

    “不过我降的不是大清,而是令兄!”

    王五特意强调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