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能战而不战

    第二百零四章 能战而不战 (第1/3页)

    去燕子寨的路上,王五听陪同的副将张恩说虎帅同郝帅正在率部追击清军,不仅夺回了前番丢失的大小军寨七处,连同去年被清军占去通往巫山的两处重要据点也被收复。

    局面大致回到去年九月,可供明军活动的区域大概翻了一倍,能有一个县地盘。

    “两位老帅正在回山途中,主寨那边是袁帅在负责,小公爷已经派人去主寨通知袁帅了,放心,潘公公只是想问你一些事情,你无须多虑。”

    可能是怕王五误会,张恩特意说了下。

    王五点了点头,他并不担心监军潘应龙会不问青红皂白把他给杀了。

    此番询问,乃例行公事。

    潘应龙不找他,他也要主动汇报的。

    毕竟他是私自与穆里玛、张长庚以及四川绿营接触,并没有得到“钦命提督行大将军事”的李来亨同意,也没有得到军民精神领袖韩王的批准,更没有同名义上的上司皖国公世子刘享通过气,于“组织程序”上是有问题的。

    这一点,不管哪朝哪代都犯忌讳。

    比如前世那位私自同汪伪一把手见面的高级特工,建国后便因为交待不清楚出了事。

    不过挺佩服李来亨、郝摇旗他们的,这几位老帅不愧打了几十年仗,对战机的捕捉可谓老辣的很。

    这次及时出击真就同王五打了个组合拳。

    经此一役,陕西清军估计元气大伤,四川清军由于政治原因出工不出力,湖广清军则等着签字画押,因此只要三位老帅能同意和谈,双方就能达成至少五年的停战协定。

    王五的底线是根据地军民不剃发,但在这五年内不主动向清军发起攻击,甚至名义上可以接受清湖广方面管辖,内部实质军政自治。

    他本人同部下则剃发接受清廷册封整体移防荆州,以为人质。

    另外就是将竹山、兴山、房县等五个县的地盘交还明军。

    此五县经清军扫穴,实际已经没有人口,相当于无人区。

    五個无法提供人力、钱粮的县,如同鸡肋。

    之所以王五坚持要这五个县,不过是为了给根据地在外围再设置一个保护层。

    或者说一个战略缓冲。

    如果清廷不同意,那王五最后的退让就是不管是明军还是清军,都不得在这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