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藩乱必生

    第二百零七章 藩乱必生 (第1/3页)

    每个人都有自己一生的榜样,王五就有榜样,如李定国、如张煌言、如岭南三忠,如被洪承畴杀害的少年英雄夏完淳。

    但他无法理解洪育鳌这位永历朝的部院竟以张巡为榜样。

    此人孤城坚守的精神固然值得后人敬佩,但王五不允许将茅麓山残存的几万抗清军民比作睢阳城那几万冤魂。

    义愤之下,全然不顾洪育鳌乃是永历朝廷派驻忠贞营的部院,继降清的毛寿登之后明军事实上的最高文臣。

    底气何在?

    无它,茅麓山上皆是“老顺贼”。

    不远处,在燕子寨养伤的瞎子万四和张北丘等人听到头的声音已经过来。

    刚才若不是韩王及时出现制止,只怕他们已然上前将监军、部院反制了。

    驻守燕子寨的士卒也多是王五从巫山救出来的各部残兵,寨墙上有好几个王五瞧着面熟的士卒正关切的看着这边。

    只怕真有变的话,代表明朝的部院、监军连个拿人的人都使不动。

    便是韩王这位抗清军民名义上的精神领袖又能指挥得动谁?

    如果不是郝摇旗始终将他们带在身边保护,只怕早已身死殉国。

    对于坚持抗清的明朝宗室、官员,王五是无比尊重也无比敬佩的,因为正是他们将汉民族的气节保留到了最后一刻。

    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但,这不意味王五会将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战略主动权,亦或战略决定权交到这些民族英雄手中。

    这是双方相差几百年的战略眼光所决定。

    個人情感不足以压制复国灭清的大志。

    现在是争取,是劝说,如果对方听不进劝,甚至连三位老帅也不愿意隐忍,王五只能带领愿意跟随自己的人马去荆州独立发展。

    根据地这边,能保就保,不能保也只能争取同鳌拜、张长庚私下交换少死人。

    对上,对下,都有交待。

    实际眼下王五已经建立了一条统一战缐。

    这个战线茅麓山抗清军民是一部分,鳌拜、穆里玛、张长庚代表的湖广系是一部分,图尔格、牛旗、康恩倍、米思翰等也是一部分,四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