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老丈人发财,我也发财

    第83章 老丈人发财,我也发财 (第1/3页)

    荆州到武昌是沿江而下,故而很快。

    武昌到荆州则是溯江而上,相对就慢了许多。

    王五这几天在船上主要是研究长江水运和荆州制造局的事,另外就是同郭法广等人商量荆州水师建设一事。

    长江水运这一块相关“调研”还在进行,负责的是一个叫王金为的人。

    此人原先是武昌附近的鱼贩子,家境一般。

    听说攻占武昌的明军重金聘请会操舟、懂水性的渔民参加水师后,王金为被明军开出的价码吸引住,一咬牙便铤而走险加入明军水师。

    好在,明军未过多久就归降了大清,让同王金为一样为重金所诱参加明军水师的不致真就过那提着脑袋过日子的生活。

    因王金为过去常去安庆、九江,也跟人去过江南,对长江水道情况较为熟悉,便被挑出带往江南。

    现正带着十几人在长江沿途各地码头“考察”。

    考察重心是如何建立从荆州直到苏淞口的水运系统,以及当地水运码头运营及管理现状,涉及到的官府衙门管理情况之类。

    说白了,王五的长江水运买卖其实就是在这年代成立一个长江货运(客运)公司。

    但不是民办,而是公办,且是垄断性质的公办。

    也就是不允许存在竞争对手。

    因此,如何将现有的竞争对手以及潜在的竞争对手吞并、打垮、削弱,就得依靠王金为他们考察的情报。

    这也是为何王五当初要拉荆州将军巴布尔合伙干的原因。

    有八旗将军名号,下游的地方官府和地方行会组织有几个敢跟他们对着干的。

    真有胆横不怕死的,王五不介意出动官兵剿灭。

    长江水道,岂能没有水匪!

    当然,能合作是最好的。

    毕竟水运这一块除了组织者外,大多都是苦力。

    王五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发财,也不能让人家苦力没了活路。

    最终可能会走漕帮路线。

    就是将上下游所有与水运有关的势力拉来一起干,形成正规化的经营体系。

    只不过帮会老大是他王都统。

    若能在长江上下游形成百万江工局面,再将手伸进漕运体系,不敢说江南重地唾手可得,一句话下去漕(江)工围攻江南各级衙门也未必不成。

    荆州制造局这一块自是军工生产体系。

    造炮、造枪、造刀造箭,造铠甲。

    一切为军事服务,除了质量第一外,自是更先进的要求。

    如火铳这一块,王五意在明式火铳基础上吸收日本火枪技术,并参照西洋火器技术,打造一款更先进的火铳。

    必须要承认的一点,眼下日本的火枪技术应该是世界第一流的。

    明郑方面就是大量采购日本火枪装备。

    负责这一块的胡老二他们尚在江南没有回来,但收获已经不小,愿意来荆州的“专家”有望超过百人。另外购买的各种书籍得用一条船来拉。

    王五给胡老二的要求就一個,专家们要多多益善,不怕滥竽充数,就怕不肯来。

    给出的“工资待遇”也绝对是能打动人的。

    比如在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