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是攻还是守

    第98章 是攻还是守 (第1/3页)

    “山河奄有中华在,日月重开大明天”这十四个字是王五让人挂在北门楼上的。

    这十四个字不仅是口号,也旗帜鲜明的表明荆州军民自即日起正式复明,从此再也不是清朝的地,清朝的民。

    复明,是王五如今唯一能打的旗号。

    哪怕复明其实并没有多少市场,甚至于都无法“蛊惑”荆州所在的湖广百姓奋起抗清,于康熙三年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清运动。

    但除了这个旗号,王五眼下没有任何旗号可打。

    独立抗清,另树一帜,无疑痴人说梦。

    吴三桂起事后敢自立周朝,继续同清廷硬扛,乃是吴军兵强马壮,本身已经成为大势,得了人望,具备问鼎资格。

    王五可没老丈人这個实力。

    眼下不打复明旗号,他甚至都无法做到部下同他齐心,因为他麾下的主要将领八成都是出自明军。

    复明,没有任何迟疑便决定了。

    东方大亮,满城的鲜血流尽之后,一场决定荆州十几万军民命运的会议火速召开。

    杀戮了一夜的诸将从各处收到军令赶到会场后,令得会场瞬间弥漫血腥味。

    环顾一众个个一身血的将领,王五没有追究昨日军令为何会走样以致酿成事变,导致他前番所有努力谋划为之付诸东流,因为追究此事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开门见山直接问诸将是坚守还是打出去。

    纵然王五是众人的主心骨,这支人马也是他拼死从巫山带出来,于将领、士卒心目中威望极高,但在关系所有人生死的大战略上,王五没有独断,而是想听听众人的意见。

    他的眼光未必就正确。

    即便正确,但如果与众人意见相左,又或部下有人并不认同他的意见,那么在执行过程中很难说不会出现失误。

    历史上,很多战役的失败都是源于内部阵营的分裂。

    比如某位将领对上面的意见持保留意见,那他在领军执行任务时,可能就会对这个任务抱有抵触,又或不满。

    如此一来,纵是没有背叛,执行力也必然会大打折扣。

    该进时不进,该战时不战,该退时不退,该合兵的时候不合

    种种失误叠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