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沈国强:我不喜欢程逐

    第四百六十三章 沈国强:我不喜欢程逐 (第2/3页)

!”

    沈国强此刻有着一肚子“虎父犬子”的愤怒。

    看着自己快三十岁的儿子对一个小年轻言听计从,半点主见都没有,他心里居然滋生出了一股子女教育上的挫败感。

    殊不知,程逐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愿意让沈明朗加入柚茶团队。

    他为什么和江晚舟是发小,但二人却完全没法一起合伙?

    就是因为两个人都太有自己的想法了。

    一个团队里,确实是需要思维碰撞的。

    但如果大家本来就是很好的朋友,一天到晚碰撞,真的心里会没点脾气?

    往往真是因为大家有深厚的友情,所以才会更当回事儿!

    这也是为什么他和小江总属于:分则各自牛逼,合则就是坨屎。

    沈明朗不同,他这人是真的极容易说服,还特别好哄。

    但是,那又怎样呢?

    这个世界永远是看结果的。

    结果是好的,程逐带他赚大钱了,那他就是慧眼识人。

    结果是坏的,程逐带他亏大钱了,那他就是遇人不淑。

    程逐只要一直是对的,那就不是言听计从,而叫时刻站在正确的一边!

    选择一个人,然后一路跟随他,其实也挺难的。

    而有的时候,选择确实比努力更重要!

    可站在沈国强的角度,自然不知道自己儿子行大运了,运上了重生者这种挂逼。

    中年老傲娇甚至在心中想着:“这两个小子指不定哪天会一起栽个大跟头!”

    时间向后推移,获得了第二轮融资的悦茶腰杆硬起来了!

    陈玥又开始抛头露面,接受各路媒体的采访,关于她的报道可以说是满天飞。

    现在,还有人开始称呼她为“90后女首富”了。

    这个名头确实稍显高调,但噱头可谓是十足。

    这里头当然也是有包装人设的目的,可并不影响她在网络上圈女粉。

    “哇!姐姐好厉害啊!”

    “姐姐好飒,有那种留学归来的精英感!”

    “不就是家里有钱的富二代吗,又不是完全靠自己。”

    “笑死,天底下那么多富二代,有几个真的创业成功的?”

    “我最喜欢喝她家的柠檬水了!”

    而最离谱的是,15年的时候,微博上的男女对立虽然没有后来那般严重,但已经有这样的风气了。

    就因为悦茶是女创始人,柚茶是男创始人,都导致一堆人舔悦茶,然后喷柚茶!

    仿佛女人去喝一个男人创造的奶茶品牌,便是对女性群体的背叛

    这看似是一件很离谱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就是能真真实实的发生!

    更何况陈玥一直以来打造独立女性人设,本身就会更圈这一类的粉丝。

    除此之外,悦茶这边再次开始照抄柚茶的新品。

    这是她和深都资本开会商量后的结果。

    深都资本的合伙人表示:“柚茶那边出的所有新品,我们也都要推,除此之外,我们自己的新品也要一直出。”

    “这个世界上,更多的是不明真相的人,大家都只是普通客户,都只是买杯奶茶而已。”

    “由于我们推出的品类柚茶那边是不会跟风的,所以,到最后会变成我们的菜单里品类更多!”

    “有些人这样一对比,反倒会觉得是品类更少的柚茶在跟风我们。”

    他的这个观点确实是正确的。

    普通客户哪知道谁是原创啊。

    大家喝个奶茶而已,也不会来管究竟是谁研发出来的。

    只不过问题在于悦茶暂时还没有大爆的自主研发产品,这一点比较麻烦。

    抄,没问题。

    关键是要有根自己的台柱子啊!

    这也使得悦茶在研发新品方面的预算投入一直在增高,整个研发部门都压力山大。

    这些人心里都很纳闷:柚茶的研发部门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柚茶的研发部门也很纳闷:老板都是怎么做到的?

    一般情况下,都是老板产生了一个“创意”,然后大家开始去调试就可以了。

    可偏偏老板的每次创意,都能抓住市场的味蕾!

    卧槽,全国人民的舌头都归你管是吧?

    事实上,这还是谦虚了。

    程逐作为qq大亨,很多人夜里那灵巧的舌头,也被他掌控着呢。

    而悦茶这边的战略里,还有一条杀伤力也极强。

    那就是她们会围着柚茶开店!

    比如说,深城的世纪广场里,柚茶和悦茶不是分别开在商场的两个大门处吗?

    那么,悦茶就会在世纪广场的附近再开一两家门店,进行截流!

    在一个区域里门店增多,会给顾客带来便利。

    一方面是每一家排队的人会变少,另一方面可能就是会离伱家更近。

    像世纪广场这边经常会发生堵车现象,那么,如果有更便利的选择,有些人就不会往世纪广场跑。

    简单点说,就是在靠门店数量对柚茶进行围剿!

    “基本上要做到三路围剿,一家柚茶边上就开三家悦茶!”这是陈玥和深都资本商量出来的对策。

    趁着现在腰包鼓,反正就疯狂烧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