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第一位患者

    第三百一十八章 第一位患者 (第2/3页)

就开始学习,半路出家的话,至少得花十年左右的时间,伱才能真正做到得心应手,如果要达到应付很多疑难杂症,那么就算是天赋异禀,也得花十五年以上的时间。”

    “单从一个十八岁的大学生来算的话,那就至少得是三十二岁,才能勉强合格,可这种水平,是很难被魏医堂录用的,所以,我们这的医生,大多都是三十五岁往上走的人,几乎没有一个是低于三十岁的。”

    “其实我们也可以招一些水平差点的中医,可那根本不顶用,很多患者一看你新人,治什么病都不见效,他们也就不来找你看病了,这样会极大地影响医馆的口碑,所以……为了精品化治疗,魏医堂一直没有在金陵建分馆。”

    “最多就是创建了魏医堂集团公司,专门将我们研究出来的中药配方申请专利,然后售卖出去,哦,对了,最近几年,魏师也想建立一个魏医堂学馆,专门培养年轻中医,相当于改变了以往四处招人的情况,改为自己培养新人。”

    精品化治疗……

    的确。

    这是医馆的生存之道!

    你得保持口碑的话,那就必须要医术高明的中医。

    只是这样一来,就堵死了新人医生的进步空间,不过魏医堂学馆这一计划,倒是很好的弥补了这个漏洞。

    然而竞争激烈的魏医堂,显然也无法满足魏医堂学馆里的所有学生,就算他们勉强及格,进了魏医堂,恐怕也比不过那些老手,因为但凡是个正常人,都希望找信得过的老医生。

    一旦无人挂他们的号,长期收入低下,恐怕也在这里混不下去。

    这就等于是在一个公司上班,只有基本工资没有绩效,那谁还有激情啊!

    所以,抛开医院去单独创造一个学习环境,这样的做法跟古早的中医学堂其实没多大区别。

    以前的社会,大家可以慢慢熬,可现在时代变了,再按照以前的那一套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陆九这种依靠诊断费来决定一个医生的工资,并且采用疾病分流制度,让新人医生最大限度地接触患者,其实就和传统的中医学馆完全不一样了。

    既解决了医馆不会因为新人医生多,而出现的口碑下滑问题,又不会让新人与老手产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