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心灵上的贫困

    第185章 心灵上的贫困 (第1/3页)

    项诚先和李三德两人有了揣测,难免就用一种稍微奥妙的眼神打量着纪元海。

    心里面揣测他背景应该不简单,也嘀咕以后到底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他。

    “元海同志,你这一次带回来多少投资?”

    项诚先开口问道。

    纪元海回答:“我带回来那位花老板的三百万投资,可以用于咱们县的农业发展……”

    话还没说完,项诚先大喜过望:“好,好啊!这下咱们的老百姓就能缓过气来,过上两年好日子了!”

    纪元海微微挑眉:“项书记,农业发展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没这么快就见到成效吧?”

    项诚先见他这么说,却是咧嘴笑了笑:“元海同志,你年纪轻轻,有些问题不要看的太死板!”

    纪元海心里面一沉,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料。

    在几十年后,扶贫的思维早已经改变的情况下,大家基本都放弃了直接发放给予的方式,那时候大家都已经明白,要让一些人摆脱贫困,首先要摆脱的是心灵上的贫困。

    有些贫困地区,发放了钱财,迅速吃光喝光,等待来年再发。甚至给他们优良的家畜、优良种子让他们改变命运,也会出现扶贫干部前脚走,后脚家畜下锅,种子煮饭的情况。

    甚至于有些人心灵上形成了一种奇特的依赖、独有逻辑——如果我去辛苦赚钱,明年就不会给我发钱发东西,索性我就吃光喝光,等着下年再发钱发东西。

    这是几十年后扶贫需要攻克、已经极为注意的现实,那就是避免有人依靠贫困而理所当然的“专门吃救济粮”,不求上进改变命运;而现在的项诚先表达出来的意思,怎么看,都好像是是准备要把这笔钱划为“救济粮”。

    如果是这样的话,纪元海很有可能要面临一个极为严峻的挑战。

    项诚先见到纪元海面上表情并无异样,心说这小子才几岁,倒是真能沉得住气。

    轻咳一声,他继续说道:“元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