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栖鹿鸣钟幽林里,刀光剑影黄沙时

    第二章 栖鹿鸣钟幽林里,刀光剑影黄沙时 (第3/3页)

父的事迹好了,也算是向你解释解释这一切的缘由:要说这一切,首先还是逃不开那场让天下俱惊的大乱……”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安史之乱爆发,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属下共二十万大军在范阳起兵,顷刻间便搅碎了承平日久的李唐中原,然而即使在此刻,玄宗皇帝仍认为这是区区谣传而已,直到十五日才相信了造反事实。不过皇帝虽然昏庸,麾下仍有不少如高力士等贤臣良将及早察觉了安禄山的不臣之心,而时任武林盟主的杨玄珪也正是其中之一。

    然而武林各派虽然声势鼎盛,人才辈出,也都景从于杨玄珪,可要对上数十万的叛军,无异于以卵击石,到时候不仅伤不到叛军多少元气,还反而会令整个中原武林覆灭,恐怕会有数十年的青黄不接。

    面对当前累卵之危,杨玄珪很冒险地做出了一个兵分两路的计划:他深知凭借武林之力难以对抗军队,因此选择将各派力量分为上下两层,下层诸如内外室弟子、护法等,协助唐军执行掩护、刺杀等行动,避免在正面战场上与敌人直接对抗;而门派上层的诸位长老、前代门主以及已确定传承人的本代门主这类武林名宿,则直接听命于杨玄珪,负责对抗一股隐藏在战争之下的力量。

    安禄山锋镝突起,他属下军队组成中除了唐军外,还有大量来自同罗、奚、契丹、室韦等边境他族的部队,同时西北的回纥、吐蕃等族也正虎视眈眈,而这些部族除了协助叛军趁火打劫外,同时也有大量的胡人高手趁机潜入中原武林,意图在大唐江湖之上也掀起一股腥风血雨。

    察觉此事的杨玄珪,集各大门派高手宗师,先是一扫已入中原的胡人武师,随后又直掠入边境各部,在大乱爆发的同时开启了中原汉人与西北胡人两方江湖武林之间的生死战争。

    纷乱一起,即为死战,大唐江湖安稳了数十年,即使偶有比斗也都是各派之间堂堂正正的切磋,而如今刀光乍起,血影飘飞,在这漫长的八年时间里,中原各派的各大高手宗师流连于边塞各部之中,时而便是一场大战,直到安史之乱结束后第二年,吐蕃大举犯京后被击退,中原武林众英雄才借此机会得以班师。

    这场不为人所知的江湖之战,即使杨玄珪在事前已经做好了大量的准备,然而其惨烈程度仍对中原武林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诸如少林寺、峨眉、崆峒、青城等上品大派,都损失了包括先圣、镇山使、护派人等数十位隐世宗师,甚至是少林的当代方丈与崆峒本代掌门,都不幸埋骨于塞外漠漠黄沙之中,更别说那些势力还略逊一筹的宗门,长老及以上的高层力量几乎全灭,而那些投入战场之中协助唐军的众多弟子也是十不存一,伤亡惨重。

    整个中原武林元气大伤,而换来的则是边疆胡人武林的几乎绝户,除了少数未参与叛乱的小流派,那些心怀不轨的宗门被杨玄珪一行人尽数歼灭,整个西北边塞江湖传承差点自此断绝。此事之重大甚至于连吐蕃金帐都下达了对于他们的剿杀令,直接截断了众人原本制定返回中原的退路,好在最后吐蕃大军进京,众人这才寻得机会扮作士卒回到了长安。

    此去胡狼飞鹰之险地,杨玄珪所带各派高手宗师共计一百二十四人,然而回到中原之后,却只剩下了五十六人,连去时的半数都未能至。

    然而这一群浴血奋战于暗处的英雄们,却因未有确凿实证记录,加之官府素来看不上所谓的江湖草莽,以至于这段事迹未能被刻录于史河书简之上而成了一段不为人所知的秘辛,而盟主杨玄珪,更是因为马嵬事变杨氏灭门之事,对李家朝堂彻底心灰意冷,回长安一年之后便音信全无,从此江湖之上再无杨老盟主之名,而跟随他闯边疆的那些老兄弟,也都渐渐消失于武林之中,仿佛从来没有过什么唐胡武林之战,也从未有过一支远赴塞外马革裹尸的英雄队伍……

    ……

    杨暾放下手中不知从身上哪里摸出来的酒壶,用食指抹了抹被流出的酒浆泅湿的胡渣,又饶有滋味地舔了下指头,意犹未尽地咂咂嘴,看向才反应过来的王凡脸上书卷气明显的憨态,不由得一笑,呵呵说道:

    “怎么样,我这故事讲的还行吧?”

    王凡忙点点头,说道:

    “杨兄之所述跌宕起伏,足可从中窥见杨老前辈当年的一二凌云壮志与盖世侠义,实在让在下万分敬佩,而最后的英雄末路也实在让人喟然长叹,不由得潸然泪下,感怀世事不古啊……只是,在下还是不知道,这与英雄乡众父老惨遭毒手之事,有何等关联之处?”

    王凡最后有些怯怯的问题,让杨暾饱含深意地微微一笑,只见他再度伸手将背后的鹿钟剑拔出,轻抚剑身,眼眸低垂,缓缓说道:

    “王小先生,不如猜猜我这一身武艺,习自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