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清水舟头奇往事,对岭峰顶奕仙人

    第二十二章 清水舟头奇往事,对岭峰顶奕仙人 (第1/3页)

    长安京畿,潏水河域。

    月华流浆,涟波江上。空明一叶,孤舟轻航。

    ……

    “唉……渺渺兮一粟横陈,浩浩兮半苇浮荡,真是一条烟波寥廓,宽广无际的大江呐……”

    轻舟上,一脸无聊乏味相的教书夫子死气沉沉地趴在船首,话语中虽尽是溢美之词,却听不出有半分情真意切的赞赏。不过这也怪不得王凡,已然未曾歇脚地在这江面上漂游了六七日,非是靠水吃饭的岸边人家,谁能有这么好的定力与忍耐呢?从渡口入黑河,再转渭水,后入沣河,最后再转潏水,辗转连渡四条河域,这才能到达离华严寺最近的渡口。然而虽说夏水汹涌,一日千里,转走水路已是最快入京的法子,但每日睁目是江景,闭眼是水腥,少不了也得挨上几日疰船之患。

    “呃……王,王小先生,今日,今日的晚饭……送到没有?”

    船舱里,一字长过一字的幽幽凄声传出,就像是一只吊死的孤魂野鬼的鬼哭狼嚎一般,被拉扯得老长的每个声调里都明晃晃透着“有气无力”四个大字,呕哑嘲哳难为听?看来远在盩厔当县尉的白乐天与他们二人真是有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孽缘。

    上船数日,连杨暾自己都没想到,平日里号称走南闯北历经风雨的他,竟是比平日里看似文弱的王凡还要先倒下,而且还要倒得更加彻底,一连数日都只能在船舱里哀嚎不止,动弹不得。

    以前行走四方,也少不得有江河大湖须渡,只是那行程常常只在一两日之间便可走完,但此番入京,水行如此之长,这才让杨暾意识到原来自己也只是个旱鸭子罢了,还是个比普通书生都要差些的旱鸭子。

    “还,还没有,想来许帮主应是有事耽误了……唉,说来惭愧啊,这些日子吃食用度全靠他一人照拂,我们却无以为报,真是承了他大大的恩情。”

    说话间,像是应和一般,西北方向一处岩峰影下,自杳冥之处忽的飞出一艇小舟,不见有桨棹破击空明,但见扁舟疾溯流光,划纹而上,犹似仙人踏叶行航水间,无有阻滞,轻灵自在,倏忽间便游至舟旁。

    随后仓内传来一阵窸窣声响,一会儿时间,一个上身赤裸的精壮汉子便钻了出来:来人身形颀长而不瘦弱,单看露出的上半白净身躯,肌肉遍体,干练而不虬结,纹理坐落有致,顺畅无阻自成一体,一看便知是长年行水踏浪之人。再观其面,亦是素洁如雪,腮边零星碎茬,眉目英武煞气,长鼻厚唇,吐纳有力;双瞳炯神,洞似瑾煜,风采神秀,不外如是。

    “驭蛟夫”许观,长安八水各码头船家派系龙首,号称“船运舟行皆是此家生意,豚蟹鱼龙俱为本派束辖”的清水帮帮主,练得一身出神入化的游水功夫,上可凭气驾舟御行百里,下可深潜清洋探珠捕鲈,是京畿水行中可与官家分庭抗礼的江湖势力之主。几日前他们初入黑河时,当夜许观便行舟而来携来衣食,经杨暾介绍,王凡这才认识到这号人物,以及他们二人之间颇为离奇有趣的相识。

    当年,杨玄珪未成盟主时,曾游历四方,寻求各派武功以完善精进杨氏剑法,后辗转数年却进展缓慢,于是干脆在渭河之上请一船夫驾舟而行,向外传出消息,邀天下武者舟头一会,随后七日,杨玄珪便在那一叶之上,切鲙食蟹,青梅煮酒,剑谈天下客,杯敬江湖人,以一己之力连挑三十六位武道高手,剑芒之前无一人可以立足,而他也凭此番争斗使得剑道突飞猛进,一日千里。

    大喜之余杨玄珪特请身边拄桨钓鱼数日的船夫同饮,二人相谈甚欢,月入中天仍不觉困乏,当下便义结金兰,还定下了指腹为婚之约。

    然而天不遂人愿,之后安史之乱爆发,杨玄珪遁隐山林,二人之间数十年未再见面,直到十年前,杨暾于泾河边上与人起了争执,彼此之间定下江面比斗一事,却不料不过三个回合,他便被对方缠入水中而落败,结果此番反而促成了二人情谊,双方举杯畅谈,而对方正是那船夫后人许观,两相猜忖推断下,二人这才发现竟还有这般缘分,遂结为兄弟,而此一次,也正是因为杨暾早早打好了招呼,这一路水行方能免去许多麻烦,得以速航入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