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杨梅汤

    122 杨梅汤 (第1/3页)

    不过想想接下来五十套的单子,刘木匠嘴角笑容渐渐僵硬。

    他扶着门框起身,诚恳的一拜,“秦娘子,你本事大见识多,接下来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我全力配合,绝无二话。”

    秦瑶拍拍他的肩,“就等你这句话了,咱们进屋说,时间紧,今天就要先把章程拿出来。”

    秋收早的,今天已经把工具都挪到地里,明日就有人开始收稻。

    她家稍晚两天,七月十二号开始。

    今天九号,她还有两天时间安排。到时候秋收大部队一结束,立马招人买料开工!

    秦瑶和刘木匠在家里谈了很久,两人把村里有木料的人家全部盘了一遍。

    这些信息刘木匠心里都有数,现成的和还在山林里的,他都知道。

    再计算一下五十组水车的用料,统计出来一个数字,只刘家村这个地方的木料就能供应上。

    秦瑶和刘木匠便迅速划出分工。

    她要做的只有两件事。

    其一,建立生产车间。

    其二,招人手、打磨盘。

    刘木匠则负责去预定木料,把数据统计出来,到时候秋收结束就能安排起来。

    石料那边,秦瑶并不担心,那么大一座石头山放在那,石料不用担心不够。

    不过如果越过刘家村的那一部分,还得去找其他村人进行交涉。

    五十组的小型石磨,刘家村那部分界限内的石料是足够的。

    两个人合作,一人负责一个重要部分,秦瑶再多兼顾一个统筹,刘木匠打配合,两人一个下午就敲定了接下来的行动流程。

    心里有底,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刘木匠忐忑的心终于落下大半。

    傍晚各自家去吃饭,晚饭吃完,刘木匠就拿着纸笔挨家挨户找人预定木料。

    如遇上家里有现成的,马上让人送自己家院里去先放着。

    秦瑶嘱咐四个孩子一声,独自出门去找村长和族长商议建生产车间用地的相关问题。

    知道她的水车厂接到五十组的大订单,村长和族长都惊了一下。

    随即想到之前秦瑶说的经济支柱带动全村脱贫走向富裕,欢喜的表示她要用那块地随便选,只要不妨碍着村里人,他们都可以帮她敲定下来。

    不过建了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