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杨梅汤

    122 杨梅汤 (第2/3页)

坊,情况就有些不一样了。

    村长不是很确定的说:“恐怕得到里正那问问,也不知道咱们这样的情况需不需要向官府报备一声。”

    建起作坊来,那就是正经的营生,得缴纳商税。

    如果没报备,到时候官府来收粮税时发现,就不好说清了。

    万一遇到那种难缠的,随便一个名头往上安,背地里能黑死你。

    没有村长提醒,秦瑶还真没想到这一点。

    “谢谢村长提醒,那我这就去县里打听打听。”

    正好刘季也要归家了,她顺路去把人接回来。

    当然,主要的是书院里这么多读书人,可以先找他们打探。

    想着这事,秦瑶是片刻不敢耽搁,生怕因此耽误了建立生产车间的事情。

    不过就她这小作坊,撑死了两百平,还不一定能干长久,官府这也要收税的话,未免也太坑了。

    一夜好眠,清晨醒来,山下已经传来“咚咚咚”的沉闷打谷声。

    早熟的那几家,开启了秋收的序幕。

    刘老汉家有几十亩朝阳地,也已经成熟,昨日秦瑶回家之时,经过老宅进去问了下刘柏三兄弟关于招工的事。

    几人知道了她要建作坊,更是一分钟都不敢耽搁,抓紧时间提前秋收,免得错过了秦瑶这边第一批招工。

    是以,今晨天刚露出鱼肚白,全家老少齐上阵,扛着四方护桶,分两拨下了地,开始收割。

    早上还有露水,割下来的稻子摊开在田里晒,等日头升上来,就开始打谷。

    厨房里,大郎、二郎、三郎,兄弟三人小大人一样忙碌着。

    四娘也不甘落后,在菜园子里抓虫子喂给鸡吃。

    王婆婆祖孙俩送的四只小鸡仔,现在在兄妹四人的精心喂养下,已经长到两斤多。

    一只母鸡三只公鸡,四娘日日盼着母鸡能下蛋,母鸡下蛋用的窝她和小哥哥已经提前用稻草搭出来,时刻准备着能放到鸡笼里去。

    秦瑶觉得家里这四个真省心,更衬得刘老三像是个基因突变的奇葩。

    知道秦瑶要进城去,二郎把昨夜他们成功用冰糖和野杨梅熬出来的杨梅汤给她装满竹筒,好带去路上喝。

    酸酸甜甜的,可解渴了。

    秦瑶昨天忙得脚不沾地,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