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亩产五百斤

    125 亩产五百斤 (第1/3页)

    刘季呼吸一紧,不敢相信的看着二郎,这么小不点的,居然赚了这么大一包铜板回家来。

    他刘季的种,果然非同凡响!

    “二郎。”刘季走上前来,重重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欣慰道:“你小子不错啊,爹果然没白养你,出息了啊,还知道往家里带钱了。”

    二郎听见这话,半点开心不起来,皱紧眉头,甩了甩肩膀,把肩上的大手甩开,一把把铜板兜到身前,整个身体压上去,警惕的瞪着刘季,休想拿走他一文钱!

    刘季不自在的“咳咳”低咳两声,悻悻摸了摸鼻子,“那个,我去做晚饭。”

    大郎把杨梅放下,挽起衣袖,“阿姨我去帮忙,快一点。”

    “去吧。”秦瑶微笑颔首,提醒小少年,“小心点,别被油火溅到。”

    大郎点点头,“知道的。”转身跟着刘季进了厨房。

    碍眼的人走了,二郎这才从桌子上下来,打算把今天赚的铜板全部交给她。

    秦瑶没有要,让他们自己收好。

    毕竟这是他们自己用零花钱赚来的,积少成多,没准以后就能有一大笔了呢。

    见秦瑶不要,三个小家伙还有点小失落。

    不过很快就为明天的杨梅汤忙碌起来,杨梅清理一下,烂了的就不要了。

    大郎和刘季准备晚饭的时间,二郎便领着弟弟妹妹在廊下筛选杨梅,好的全部留下来,然后用清水洗一下备用。

    随后二郎跑去刘货郎家买回来一斤半的冰糖,十五文一斤,支出二十二文。

    这一盆的野杨梅,能熬成两坛杨梅汤,大约是四十碗。

    三郎和四娘掰着手指头和脚指头也算不出来两文一碗,四十碗到底是多少钱。

    二郎眼珠子一转,心里很快就算了出来,秦瑶教的乘法口诀就他背得最熟练,现在正好用上了。

    “八十文减去二十二文,咱们能赚.五十八文呢!”二郎兴奋的说。

    四娘歪着小脑袋追问,“二哥,五十八文是多少?”

    “能买十个蹴鞠。”二郎道。

    龙凤胎兄妹两哇的低呼出声,好多啊!

    二郎耸耸肩,“可惜一年就只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