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前世番外(八)

    224 前世番外(八) (第1/3页)

    沈廷澜回府,可却没能在府里正经的待上两天。

    因为距离春闱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先不说京城来了诸多州府的应考学子,其中很有些可结交之人。而这其中很多人,说不定之后就是他的同科,甚至是同年。如今早早结识,留下些人脉之后也好继续相交。

    再来就是沈廷澜拜师在宴夫子门下,他的一应学问都由宴夫子亲自教导。越是临近春闱,沈廷澜越是要抓紧时间努力。于是,他只在府里留下两天,便要搬到宴夫子哪里去住了。

    其实按理来说,沈廷钧身为沈廷澜嫡亲的兄长,又是名副其实的六元及第,由他在最后冲刺的这个阶段来指点同胞弟弟,这未尝不可。

    但一来沈廷钧身兼重任,乃是朝廷的大理寺卿。每天睁开眼就有数不清的卷宗等着他处理,他不定能抽出那个空来。

    再来,也是因为兄弟俩的治学理念其实并不同。很多沈廷钧认可的先贤哲学,在宴夫子及其门人看来,其实却是糟粕。

    两人学术理念不相容,这就导致,沈廷钧也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譬如说此界监考官的脾性、喜好上做出指点。其他的,却是帮不上什么忙了。

    再说回沈廷澜准备去宴夫子那处,因为知道儿子此番要忙碌的是正事,老夫人即便想多留儿子在家住两天,这话也说不出来了。

    毕竟和儿子的前程比起来,一时的团聚并没有什么大用。

    再来,既然儿子已经到了京城,以后真想见了,只需派人传个话,或是她亲自往宴夫子家跑一趟就是。左右两家虽然离的远些,但总归没出京城,这总比之前想儿子却见不到好上千万倍。

    老夫人做通了自己的思想工作,又来劝桑拧月。可出乎她预料的是,桑拧月表现的非常镇定,丝毫没有表现出留恋不舍来。

    老夫人觉得这很奇怪,毕竟他们夫妻感情最要好,这阔别这么长时间才团聚,不是该你侬我侬,你舍不得我,我也离不开你?怎么看拧拧竟是一点都没有舍不得?

    桑拧月却自有借口来糊弄老夫人,就义正严词道:“一时的儿女情长算不得什么,与这些比起来,当然是夫君的前程最为重要。”

    老夫人很认可这话,但是这话从桑拧月嘴里说出来,她怎么听怎么觉得不对味儿。而且她自诩对桑拧月也算了解,她这个表情太从容了,这……不对劲。

    老夫人心中总有种微妙的感觉,但她却也没多想,只以为自己比不得年轻人了,越老越看不开了。

    念及儿子的前程到底攸关重大,老夫人就也不说其他了,只让人准备了一些吃用的东西,并一些青翠的菜蔬,准备稍后让沈廷澜带去晏家。

    这些菜蔬别看不起眼,在如今冰天雪地的时候,却当真金贵。

    这东西还是桑拧月的陪嫁庄子上出产的——她兄长桑拂月捡了大漏,在京城买了两千亩地给妹妹当嫁妆,熟料有个小山头上竟发现了温泉。

    温泉不大,总共也不过能开辟出两个浴池来。但温泉周边被盖了庄子,又被谨慎的保护起来,种上了菜蔬。于是,就有了这在冬日里,价格堪比黄金的好东西。

    虽说如今开春了,各种野菜都长起来了,菜蔬好似不值钱了。但在应季的蔬菜没下来之前,这东西始终都是金贵的,拿出去送礼绝对拿的出手。

    老夫人和桑拧月商商量量,就把要送给宴夫子家的东西给定了下来。

    其实年节时已经郑重的送过一趟了,如今距离过年才一个月时间,很不必再大张旗鼓张罗这么多。

    只是,沈廷澜到底在宴夫子门下治学,家里人的态度慎重些,也好让宴夫子对沈廷澜多几分照拂。

    弄好这些东西,沈廷澜也准备出门了。也就是这个时候,桑拧月陡然开口,“你昨天说,那位为你诊治的施姑娘如今也在宴府居住。你看我和娘可要准备些谢礼送她?”

    老夫人诧异问:“什么施姑娘?我怎么从未听说过?”

    桑拧月便如此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