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上门求援的内阁首辅

    第116章:上门求援的内阁首辅 (第2/3页)

死,大明再也没人会造大炮了!”

    说到大炮,王立再也不淡定了!

    我去!

    大炮?

    刚才,周延儒说的是大炮?

    我没听错吧?

    孙元化这厮,真的会造大炮?

    你没有骗我?

    “厂公,我没有说错!

    孙巡抚驻于登州城,除了练兵筹饷之外,确实与葡萄牙人一同研究大炮!”

    察言观色,周延儒不像说谎!

    可是,登州城里,真的有葡萄牙人?

    还在一同研究大炮?

    “报……厂公:……”

    “不必吞吞吐吐,有话直说!”

    “厂公,刚刚收到登州城的消息:

    城池失陷后,城中的七千明军投了叛军!

    并且,城中的战马三千匹、饷银十万两、红夷大炮二十门,西洋炮和仿制炮三百余门,皆被叛军所得!

    另,葡萄牙籍铸炮师西劳经、鲁未略、拂朗亚兰达、方斯谷、额弘略、恭撒彔、安尼、阿弥额尔、萨琮、安多、兀若望等十二人被杀,另有十五名铸炮师身受重伤!”

    尼玛!

    听到“红夷大炮”,王立再也不能淡定了!

    袁崇焕朝思暮想的,朱由检正在采购的,正是红夷大炮!

    口径大约十一至十三厘米,炮管长达三米,炮身整重两吨多!

    最远射程,可达二千五百米!

    其威力,绝不是国内的仿制大炮,以及前期购买的其它大炮可比!

    宁远城上共有五十多门大炮,但真正的红夷大炮只有六门!

    京师城上有二百多门大炮,红夷大炮也不过四十门!

    这一批,还是在天启初年,由徐光启从葡萄牙人手中购买!

    其实,在火枪与火炮方面,由于“隆庆开关”开放了海禁,大明与世界先进火器的差距,并不大!

    据相关的史料记载,在清康熙时期,红夷大炮的数量已达九百零五门!

    在当时,其质量和数量,几乎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到了一百多年后,虎门要塞自制的红夷大炮,其炮身重量已达四吨之多,射程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

    江阴要塞,更是装备了五吨重量的“耀威大将军”!

    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入关之后的清廷,把“科技树”点歪了!

    此时的英国,早就摒弃了传统的红夷大炮,发展成了“阿姆斯特朗”大炮!

    这是一种后装的线膛炮,重量只有三吨!

    其射程和精度,远远超过了“耀威大将军”!

    王立给徐光启送去的图纸,除了迫击炮之外,另一种大炮,正是后装的线膛炮!

    只可惜,已经过了半年多时间,徐光启还没搞出来!

    迫击炮和后装线膛炮的原理,确实很简单!

    送去的图纸,可能,只有徐光启一人能看懂!

    然而,他已经年迈,精力实在有限!

    纵观整个福建军器局,没人可以当他的助手!

    这种情况下,就算只让他在炮管内做出膛线,也难于登天!

    没办法,王立只懂理论!

    具体怎么操作,一窍不通!

    花几个月乃至更长的时间去捣鼓,实在没这耐心!

    毕竟,铸造大炮,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程!

    专业的事,就该让专业的人去办!

    比如,登州城里的葡萄牙籍铸炮师!

    把图纸交给他们,必能看懂!

    铸造后装线膛炮,所需的材料和科技水平,这个时代完全能达到!

    唯一缺少的,只是脑洞!

    呃……不对,是理论!

    尼玛!

    专业的铸造师,竟然死了十二个,伤了十五个!

    你个该死的孙元化!

    难道不知道,这些铸炮师的重要性?

    该死的孔有德!

    竟然抢占了登州城!

    愤愤中,王立忍不住磨拳擦掌了!

    趁机,周延儒说话了:“厂公,孙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