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不走了

    第383章不走了 (第2/3页)

是强项,而这种像重骑兵一样的冲锋,并不适合于白马义从。”徐荣微微地摇了摇头。

    但凡知道白马义从的攻击方式,都能够明白这种攻击方式下存在多么庞大的缺陷。

    再恐怖的刀光,再快的杀戮速度,依旧无法掩盖其脆弱的程度。

    当展现出最强攻击力的那一刻,本质上也是防御力最薄弱的那一刻,生死就在那一线之间。

    “仲达,看来伱还需要学习一下兵种的天赋树了。”卢植看着这一场推演的结果,对于司马懿有了更多的了解。

    司马懿或许是一位天才,但终究不是将门出身,对于很多军队当中的基础,了解的恐怕不是很多,看来还需要夯实基础,才能更加容易的进步。

    司马懿经过了这一战以后,对于军队了解的更加透彻。

    同样的在这一刻,司马懿彻底明白,司马家引以为傲的教学资源,面对这种卢植和徐荣手把手的教导,都是扯淡。

    或许对于各种经典,思想三观的塑造,不弱于其他人。

    兵法和军队当中的谋略,指挥体系,这些还可以靠着先辈进行学习和借鉴。

    但是大汉帝国四百年来的兵种选择和兵种搭配,这种知识,司马家去哪里找?

    就算真的能够找到这种知识,能够比得上这两位大佬单独教导?

    这种几乎是兵家垄断知识的表现,真正长盛不衰的底蕴,错过了这个机会,恐怕就再也没有了。

    想到此处,司马懿决定不走了,顺带写一封信给他的老师胡昭,让他老师来泰山学院看一看。

    另外与兄长司马朗进行诉说,说明自己的选择。

    司马朗看到以后,也没有说什么。

    毕竟从家族的方向考虑,能够获取这样的知识,押注刘玄德又能如何,反正刘玄德目前的力量,进行押注也不是不可以。

    安置了一些仆人,买了一个院子,用于服侍司马懿以后。

    司马朗写了一封信给陈曦,让陈曦代为照顾一下。

    相比于转变心态,认真学习卢植和徐荣所传授知识的司马懿。

    这个时候的公孙瓒颇为不爽,脸色都带着些许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