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武比(上)

    第十二章 武比(上) (第1/3页)

    和羽鳞试向全天下敞开不同,神京武举是大唐选拔武才最重要最公平的渠道,它的参与者只能是唐人。

    兵部和吏部经过细致的研判为每个州分配不同的名额,并要求各州对这些名额的确定最终一定要落到真刀真枪的比试上。

    即最终参加武举的每个人,都要有一份清清楚楚地写着自己何年何月何日参加了何地的哪次武比、夺得第几名的本州文书。

    而除此之外,两部还在神京设立了“比前之比”,留有足足二百个名额来大宴天下。

    也许你所在州今年天才群涌而名额未变,也许你遇上了匪夷所思的意外,也许你遭受了难以申诉的不公……但无论什么缘由,只要伱是唐人,只要你来到神京,你就可以登上擂台。

    在这里没有其他任何因素,决定你命运的只有你的拳头,只要你确实是那最强的二百个人,名额就理所应当地属于你。

    而各州选拔人才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博望州采取的是最常见的一种。

    首先,把一部分参加武比的名额分给下属各县,由县衙选拔本县的人才,所报上之人若能取得名次,县令便有政绩,该县亦会获得武道资源的倾斜。

    其次,将一部分名额分给境内门派,由它们或门派内比、或多派联比,确定出固定数量的名额。

    再次,分三五个名额给境内的大商户,允许他们各自挑选一个武者参加选拔,衣服上可以写商户的名字。条件则是承担一部分举办武举的花销,并帮助州衙宣传武比。

    最后,仿照神京同样在州城设立“比前之比”,不拘你是何缘由未能从以上三条途径当选,也不拘你家乡何处,只要符合武举之基本条件,都可以在这一场比试中凭本事争夺最后的名额。

    此举除了给因不公或不幸而埋没的人才一个机会,也能给外地人一个机会——万一哪个年轻的凫榜高手正好赶不回家乡在博望州参比,等到了神京不就成了我们博望州的面子吗?

    这是赵刺史一种乐呵呵的美好预想。

    总之,博望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