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日韩上映(二合一)

    238、日韩上映(二合一) (第2/3页)

就差点撵上了。

    也难怪韩平喜出望外不说,还对陆恒的淡定感到不可思议。

    这特么是三千万,不是三千块!

    就算他多少了解陆恒现在的身家,也不应该对这个数额不惊喜啊?

    更何况,它并不是某种噱头带来的昙花一现,只是开头高后续会大跳水,根据那些影院的反馈,观众好评度非常高,而且口碑已经在各地发酵,基本都是正面评价。

    显然,后续的票房至少不会跌落。

    重要的是,上映当天只是周三,如果是周末呢?

    韩平忍不住打了个激灵,那不得奔着四五千万去了?

    乖乖……太吓人了!

    不过惊吓过后,喜悦蔓延,韩平当晚又失眠了。

    果不其然,上映第三天,拿到第二天的数据,又是三千多万!

    两天时间,六千多万票房,就算是放到去年,也超过冯晓刚导演《大腕》的四千多万——而这部电影,已经是去年内地票房的亚军,冠军是《珍珠港》,堪堪过亿!

    按照这个节奏下去,也就是说,最多四天时间,就能把去年票房冠军,还是好莱坞大片的《珍珠港》内地票房给破了!

    惊喜!狂喜!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喜!

    要一直保持这个水准的话,三十天,岂不是……总票房得将近十亿了?随后韩平哑然失笑,摇头摁下了这个不是狂想,而是痴心妄想的念头。

    现在的影院才多少,荧幕才多少?

    电影观众也不是突然暴涨的,都有大概的规律——换而言之,如果一直保持这样的高水准,估计一个星期就差不多到尽头了。

    因为开始的宣传力度大,影片质量好,无数人都迫切的想去看,都会一窝蜂的去抢着看,自然助推了首周的票房,但人数就那么多,该看过的也都看过了,就算再好,很少也会有人去看第二遍,所以到了一定的程度,观影人数就会大跳水。

    去年《珍珠港》就是这样的走势,开始一周非常高,基本都在一两千万,一周后就掉到几百万,然后就稳定下来,直到下映。

    韩平手里有太多数据,也有多年来经手的经验,按照这些类似影片的模式,韩平推测,《赤壁》超过九亿当然是痴心妄想,但三亿……还是可以展望的。

    当他对陆恒说了后,陆恒笑了笑,差不多这个水准,毕竟老谋子当初也就2.5亿。

    内地的电影票价,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涨幅很慢,九零年一张电影票的均价是2.5元。随着九十年代的高速发展,电影有了实质性的发展,香江电影打下了一片天空,进口片也有一席之地,电影票价也随之水涨船高,到九六年,电影票的均价就已经达到了15元。

    九八年《泰坦尼克号》上映时,京城部分影院票价高达80元,甚至高峰后的影票最低价也不低于40元。而2002年《英雄》上映,平均票价也飙升到了50元。

    这就是噱头和大咖,再加上不低的质量的效果,尽管这时候收入水平还不高,但有钱人也同样不少。

    别说现在,九十年代一件梦特娇POLO衫,从法国进货价只有一百多,这还包含关税在内,但在香江商人的包装下,到了粤市售价变成800,到了京城、沪市提升到1200,到了东北……最高时候炒到3000!要知道当时一名普通人的工资才三四百元。

    其实,它就是一件用人造尼龙编织的POLO衫,设计和色彩并不出众,唯一值得称道的是手感。这种工艺能让人造尼龙拥有非常丝滑的手感,很多第一次购买的国人,正是被这种丝滑手感所征服,而当时国内没有尼龙衫能与之匹敌。穿梦特娇的有钱人,为了彰显自己的品味与选择,神化了它。

    电影票也是,十来年后陆恒看到一条老家的新闻上了热搜,老家那个三四线小城,春节期间电影票竟然飙升到一百多,最高160的价格,就是宣传的噱头。

    所以,炒作有这么大的利润,还有那么多普通人靠炒作出名,也就无怪炒作这件事经久不衰。

    当然,陆恒这个是比炒作更正的道路,就像江至强说的,是质量取胜的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