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种子的庇护所

    第四百零九章 种子的庇护所 (第1/3页)

    夏希在斯瓦尔巴种子库的地下避难所中走来走去。

    她身上散发着一股强力的光和暖意,维持了避难所的气温。

    离开安心院后,夏希一直试图找到太阳最先升起的地方,但往东走追逐太阳的尝试非常行不通,而且中间有大海阻挡。

    她最后选择有极昼的南北极,至少能晒半年太阳。

    每年夏天,也就是3月21日到9月23日,夏希都在北极圈内待着。等北极的极昼消失后她就去南极。

    由于天灾发生在6月6日,所以夏希滞留在北极圈内,并最终落脚在斯瓦尔巴群岛的全球农作物避难所中。

    即便人类文明崩溃,此地仍然存在。

    五米厚的钢铁与混凝土结构形成一个个相互隔绝的低温果园,保护着地球的植物遗产。

    几头冰霜恶魔堵住了通道,它们只是享受北极的寒冷,但无意强行突破防爆门。

    由此,大约400个幸存者在这里苟活,仰仗夏希带来的光和热来生存,已经持续两年。

    他们一开始没注意到这个混入避难人群的少女,后来才意识到她的存在有多珍贵。

    在这样严寒的条件中,夏希无异于神明。

    一开始有很多人自寻短见,剩下的幸存者被夏希的存在所激励,继续研究项目,试图从地球的植物基因库中提取出最好的资源。

    一种能够在极端条件下养活大多数人的农作物,代号“丰实”。

    夏希经常在这走来走去,每天大概要走十二个钟头。

    后来人们才注意到,她就像太阳日出一样,沿着一成不变的轨迹行走,经过避难所的不同区域,从东面现身,从西面坐电梯下到底层,然后再走过下方的通道。

    几乎不用休息,至少他们没看夏希休息过。

    为此他们也配合夏希的行动轨迹,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还把植物生产的温箱放置到夏希会经过的地方,让她身上散发出的光明照耀植物,使它们在地下五十米深的酷寒中仍然生长,培育一代代作物,完成条件苛刻的农业实验。

    “种子。”夏希嘀嘀咕咕。

    她经过下层的贮藏间,一排排巨大的黑色舱体填满了广阔的房间,每个舱体前都有高强度金属防爆门,可以承受钻地导弹与核弹的攻击,保护数万个不同品种的植物种子。

    几乎所有主要的农作物及其野生版本的祖先都长眠于此,冰封待召,等着研究员把它们带出去育种。

    “培育间。”夏希走进下一个房间时又自言自语了。

    她和其他人不熟,但科学家们都很尊敬夏希。

    水培农艺专家们正在紫外线灯下培育幼苗。

    夏希一来,他们就赶紧撤掉射灯,让夏希带来的自然光线温暖作物。

    夏希觉得他们的工作很有意思,托盘上每天都会呈现不同的作物,今天是一盘菠菜和小扁豆,它们都经过基因编辑。

    菠菜被注入了强化素,可以让人吃了之后肌肉膨胀起来,小扁豆则接受了耐热改造,可以在沸水中繁育。

    总有一天,这些种子将再次把脆弱的根须伸进地球伤痕累累的地壳中。

    他们都这么想,夏希没来的时候想,夏希经过的时候更想,希望、盼望,想要让这深冰避难所的研究成果重见天日。

    “食物。”夏希看到一些吃的。

    她不太需要进食,但还是拿起来一片绿油油的小饼干吃掉。

    它们是植物块,咬起来非常酥软松脆,味道淡淡的。

    她记得这是一种藻类,来自一个巨大的藻缸,在另一个方向,她之前经过的时候,看到水藻们都借着光照和温度拼命生长。

    得益于之前的创想和尝试,加上夏希带来的光照,避难所的科学家们在天灾后实现了“小球藻生存学”。

    小球藻的繁殖能力很强,具有大量蛋白质,还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一桶小球藻可以满足一个人一天的能量所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