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飞刀又见飞刀

    第九十五章:飞刀又见飞刀 (第2/3页)

么「元神」就会被释放出「牢笼」的束缚,达到无限大自在的境界。

    在这个过程中,「元神」会感受到一种无比深刻的自由感,就像一只逃出牢笼的飞鸟一般,再也不想回到「臭皮囊」的束缚中去。

    这种感受在道家被描述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的至动人的感受,是一种与宇宙万物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状态。

    这种状态是一种超越寻常的「天人合一」体验,它更加自由,更加逍遥,但同时也最为凶险万端。

    当「元神」与天地一起齐运作,共流转之时,个体便不再知道「我」是谁,也就是说,「识神」会随之消散。

    这种体验比之「假死」状态更为接近生死之间,直至最后的记忆被消散,「元神」进入轮回。

    这种状态对于修行者来说,既是一种极致的境界,也是一种极端的挑战。

    虽然凶险万端,但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真正实现与天地同呼吸,与万物共起伏的境界。

    所以无论是正道还是魔门,都有大智慧者希望能够借助「兵解」的体验,来达到进一步提升的境界的想法,他们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上,而是付诸实际,以身实践。

    对于正道的修行者来说,【慈航剑典】的最高境界是「剑心通明」,在此之后,他们需要尝试进行最后一层的「坐死关」。

    这需要借助大成「仙胎」游离在生死间的体验,从而领悟到「破碎虚空」的境界。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面对生死,直面极限挑战,以剑心通明的境界去感知和掌握生死之间的微妙变化,从而达到「破碎虚空」的目的。

    所以,「坐死关」就极其考验修行者的功力,如果修行者功力不够就贸然「坐死关」的话,只会落个全身精血爆裂而亡的下场。

    而魔门的【道心种魔大法】则与正道不同,它在前期就向死而生,狂突猛进。

    在修行到第五篇「魔劫第五」的时候,修行者就需要尝试进行一次「兵解」,进入「假死」状态,然后置之死地而后生。

    只不过「魔劫第五」不是为了进行「破碎虚空」,而是要让「识神」与「魔种」结合在一起,达到人心魔种交汇合流的层次。

    所以这种难度其实要比「坐死关」要小的,危险性也更低。

    其实藏是不需要进行「魔劫第五」的,因为他早在上次与唐三在冰火两仪眼的时候,就在寂灭之中让「识神」与「魔种」交汇合流,达到了人心魔种具为一体的层次。

    然而,藏突然想到,【道心种魔大法】修行到「魔极第十」的时候,魔种必须尝试进入「魔变之境」,开始蜕变成道心。

    藏深知这种蜕变对于修行的重要性,但他也意识到,提前体验一次「魔变之境」的情况可能会对他未来的修行有所帮助。

    于是,他开始考虑是否可以利用「兵解」体验,提前感受「魔变之境」的情况,为之后魔种蜕变成道心做好准备。

    藏深知这种想法并非易事,因为「兵解」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凶险性。

    然而,他认为只要掌握得当,借助「兵解」的体验,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魔变之境」的挑战。

    毕竟,一种绝世功法不是一个人按照固定的步骤,按部就班就能练到最高层次的,尤其是【道心种魔大法】这种「四大奇书」级别的功法,更是需要灵活运用和不断探索。

    古往今来,也只有向雨田、传鹰、庞斑、韩柏四个人成功练成了【道心种魔大法】,而且每个人的练法都不尽相同,甚至有人将其南辕北辙、改头换面。

    藏深知自己需要不断摸索和创造适合自己的修行之路,才能在修行中不断突破和提升。

    而此时的藏被朱竹清抱在怀中,而朱竹清脚下用力,朝着智林和梦神机他们的位置冲去。

    在那个所有人都感知不到的神秘纬度,藏的魔种正在体验一种与星辰共运作的至高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他仿佛与宇宙的星辰建立了某种神秘的连接,一种深不可测的神秘力量在他体内涌动。

    无数的天地元气如同倦鸟归巢一般,疯狂地涌入藏的肉体之中,如同万亿年的能量汇聚在一瞬,使得他的全身精气神先是由内而外地沸腾起来。

    他的全身,就像一团不停翻滚的黑云,弥漫着深邃而神秘的气息。

    这种沸腾的能量接着开始产生一种奇异的蜕变,化作一座蒙蒙黑洞,吸附着周围的天地元气,进行着未知的改造。

    这种改造仿佛是一种深度的刷新,是一种全身的脱胎换骨。

    而他胸口的暗影之箭,早已化作一团魂力,连带着无穷的天地元气被这个神秘的黑色漩涡吞噬殆尽。

    这个过程仿佛是一种能量的转化,一种生命的升华。

    藏的肉体在这个过程中被天地元气的改造升华着,他的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