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经济课上的提问

    第二百八十章 经济课上的提问 (第1/3页)

    大家的整体收入也不断提升,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总而言之,无论是生产端还是销售端,不管是投资还是消费,都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这些现象真的能够持续吗?“

    ”不能!“台下有学生高喊。

    ”对!经济是有周期的,这个时间迟早到来。疫情加速了这个进程,也让债务问题提前引发经济危机,或者说经济危机引发债务问题。“

    ”有人说我们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历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这种逆风局下,我们如何面对?“

    ”是拉动消费吗?“

    ”显然无力,在高速发展的二十多年里,多次经济转型和分配叠进演化当中,最广泛的人群的实际收入严重不足,同时出现一个现象是家庭资产配置结构严重畸形,导致家庭负债和家庭收入结构错配,就是高额的负债和单一的收入,导致在经济震荡时期,负债高于收入。“

    ”所以问题的核心,不是不愿意消费,而是收入不足,形成一种想要消费却无力消费的客观现实。再加上外部环境变向造成的冲击,宏观调控也要有牌可打,以前为什么我们面对经济危机的抗性比较强呢?“刘浩说着,看看大家,见大家若有所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就拿98年金融危机和现在的情况对比,IMF数据显示,98年亚洲危机爆发时期,以西方为主的七国集团占有全人类实际购买力平价GDP总和的47%,接近50%。“

    ”爆发初期,所有的风险全部引爆在新型经济体内部,新型经济体实际GDP增速下滑远高于发达国家。1997年,全球实际GDP增速上升0.3%,发达国家增速上升0.6%,而新型经济体下降0.2%;到了1998年,发达国家GDP增速下降0.9%,而新型经济体下降高达2.7%。从数据就能看出,宏观上新型经济体受创严重,而发达国家安然无恙。“

    ”那时,我们为向发达国家靠拢,同意华币兑换美元不贬值,刺激对外出口,内部进行大规模基建,维系工业系统保持完整,下狠心对工人裁员减负,最终度过了难关。但是经过08年次贷危机之后,欧美全面进入金融主导的经济环境,实际购买力GDP大规模衰退,而新型经济体在以金砖五国为核心的驱动下进入高增涨车道。截止到2018年,七国集团全球实际购买力GDP占比下滑至34.7%,整整下降了12.3%。“

    ”据IMF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2023年,90%以上的发达经济体实际经济增速衰退至1.5%,而新型经济体则保持在4.0%左右,其中亚洲可能上升至5.3%。在此背景下,外需对我们经济增长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为负数。这种情况下,97年所走过的路径已经难以为继,向发达国家靠拢的战术已经无法为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