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汉堡

    第六百三十六章:汉堡 (第1/3页)

    时间进入六月后,最先迎来的不是炙热的阳光,而是一场大雨。

    大雨磅礴,一下就下了一天一夜,待这场雨后,村里水库的水必然就会满了。

    下雨天,顾客不方便出门购买商品,商家们自然也得闲了,于是男人们打麻将的打麻将,玩扑克的玩扑克,而妇人们也大多聚在一起,一边闲聊着各家的八卦,一边做着手里的活,有打毛线衣的,也有勾毛线拖鞋的。

    老祖宗曾说过: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可见八卦史那是源远流长了。

    这几天,高明程没去跟人打牌,也没凑在人群中说八卦,他又开始琢磨起做汉堡了。

    汉堡,可是洋快餐里重要的主食了,之前的炸鸡配方,已经弄的差不多了,可能没法和正宗的洋快餐相比,但是……他的配方肯定更适合本地人的口味啊!

    哪怕有个别时髦者去过大城市,品尝过正宗的肯德基,回头吃了他做的,没准还要说一句这个更好吃呢。

    汉堡是由两片面包、一块炸鸡、一些生菜、西红柿等时蔬,再配上沙拉酱制作而成的。

    理论上的做法很简单,但快餐嘛,本来就是方便出餐的那种食物。

    鸡胸肉和鸡腿肉腌制炸好后,都可以夹在汉堡里,除了鸡肉,还可以用牛排、猪排等。

    不过牛肉价钱贵,且国内牛的品种和国外不一样,国内的牛肉更适合做小炒和炖煮。所以高明程暂时不打算做牛排口味的汉堡。

    都说做熟不做生,高明程做的第一个汉堡,自然是鸡腿汉堡了!

    雨后的第二天,高明程就去市场买了几只白羽鸡,他提前跟人说好,让人杀好后送到店里来。

    那人也乐意帮忙宰杀,因为在宰杀的过程中,他能得到鸡血和鸡毛。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这些也都是好东西,鸡血可以自己吃,鸡毛则可以卖钱的。

    这会儿有种小贩,专门干用鸡毛换糖的生意,先买上一把糖,然后就走街串巷,或者去各个村子里,吆喝一句鸡毛换糖啦!~

    在外面玩的孩子听到了,当即就会跑到家里去,把家里积攒下来的鸡毛拿给贩子换糖吃。

    一般疼孩子的人家,也是愿意让孩子换糖吃的,如果不肯换糖,那么也能换上一两毛钱。

    这些换来的鸡毛,就被工厂拿来做成鸡毛掸子。

    鸡毛掸子的用处可大了,又可以扫灰尘,又可以打孩子,一物两用!

    拿到鸡后,高明程先开膛破肚,把内脏都放在一个盆里,这些内脏由高淑芳负责清理出来。

    鸡杂炒辣椒,就是一道下饭下酒的好菜!

    砧板上,高明程手起刀落,熟稔的切割着鸡肉,鸡脖子鸡头鸡脚这些,都丢在一个盆里,他先把鸡翅膀、鸡胸肉和鸡腿分别切割下来。剩下的鸡骨架一分为二后,也单独放在一起。

    因为是要做汉堡,鸡腿还得去骨,只剩纯肉。

    切割好后,就是腌制了。

    腌制入味需要时间,趁着这个时间,高明程骑上自行车,准备去另外一条街的面包店,把之前定的小面包拿回来。

    小面包是圆形的,有成人巴掌大,但并不是很厚。

    这大小和厚度,都是高明程需要的,因此他爽快的付了钱,又说以后可能会继续定这种小面包,对此,面包店的老板自然喜笑颜开的答应了。

    拿到面包后,高明程打算先吃一个,他一只手控制着自行车的把手,一只手拿着面包吃,六月的阳光洒落而下,刚下过雨的天空湛蓝,好似一块无暇的蓝宝石。

    一路遇到相熟的人时,纷纷出声打招呼,在熟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亲近些。

    带着一袋子面包回到店里,高明程又开始加工起来,这面包还得从中间切开,一分为二。

    所谓的汉堡,就是上下两片面包,中间夹炸鸡和蔬菜,再用沙拉酱调味。

    这造型,高明程熟啊。但许多美她们并未见过,更未吃过,对此就表示很惊奇。

    当天中午,店里的人都没有煮饭吃,而是吃上了汉堡和炸鸡!

    高明程一口气做了三种汉堡,分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