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这么便宜?那就来个竞赛式研发

    第134章 这么便宜?那就来个竞赛式研发 (第1/3页)

    “整个2001年,华清大学的科研经费拨款就只有六个多亿。”

    “看起来好像是不少,但是其中八九成都是指定的重点项目的研究经费。”

    “真正到了各个院系,可以结合教授的研究方向自主展开研究的费用,一个专业连一百万都分不到。”

    “岭南理工大学就更少了,人家全年的经费只有一个多亿,不是重点的研究项目,资金根本没有保障。”

    “所以找华清大学合作,其实没有那么难。”

    “再说了,我们南山现在的压机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是有竞争力的,绝对吊打国内同行。”

    “这种情况下,我们主动出钱找华清大学合作,根本不会有问题。”

    “回头你可以让纪华去联系一下,他这个人虽然没几个朋友,但是一个圈子里头,总是知道应该要去找谁的。”

    听潘金兴这么一解释,曹阳立马心中有数了。

    看来隔行如隔山,之前自己对这方面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

    现在是2001年,华夏经济别说超越德意志和东瀛,连英吉利和法兰西都没有超过呢。

    各个高校和国企都还是比较缺钱。

    你主动提供资金找人家合作,响应的学校绝对不会少。

    很快的,曹阳就把纪华也叫了过来,了解了一下情况。

    果然,潘金兴说的一点没有错。

    甚至还说的比较委婉了。

    这年头只要一年搞个一两百万,就能跟国内一流的大学搞个合作项目了。

    “既然如此,那就把我们机床的数控系统和变速箱的TCU,还有其他一些控制系统都形成几个项目,同时找华清大学和岭南理工大学一起合作。”

    “到时候谁先出成绩,我们就继续增加资金支持后续的研发。”

    曹阳一改刚刚的态度,大手一挥,要同时跟羊城和华夏最好的两所工科大学搞合作。

    “华清大学那边对TCU、ECU和ABS、EPS都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如果我们找他们搞6AT自动变速箱的TCU研发的话,应该很快就有成果出来。”

    “这确实是比我们自己闷头搞要快很多。”

    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