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有趣的新产品,居然那么多人感兴趣

    第622章 有趣的新产品,居然那么多人感兴趣 (第1/3页)

    陈梁这一次来羊城出差,直接在南山集团待了三天。

    期间他也是安排公司内部的人进一步的整理了体育用品的相关行业情况,给曹阳做了一个正式的汇报。

    而南山碳纤维体育用品事业部也是正式的成立,光威集团那边也是开始准备生产新的产品。

    不过,针对如何从竞争对手那边虎口夺食,南山集团内部也是进行了比较激烈的讨论。

    “曹总,从目前来看,这个不起眼的滑雪板的市场其实是非常大的,但是世界全十的品牌,全部都是欧美企业,连亚洲的都没有一家。”

    “什么HEAD、FISCHER、K2 SPORT、VOLKT、ROSSIGNOL等品牌,国内估计没有几个人听过。”

    “冰雪运动在我国还是处于比较早期的发展阶段,玩得起的人比较少。”

    “我们国内虽然也有一些厂家生产滑雪板,但是做的往往都是比较低端的,一个就只要一两百块的那种。”

    “但是人家高端的一个就直接可以买到一两万人民币,价格差异非常的惊人。”

    张雪是南山碳纤维的副总经理,如今分管体育用品事业部。

    如今要开始正式的生产产品了,自然就需要考虑一下今后的销售问题。

    很显然,像是滑雪板这种产品,初期的主要市场肯定是在国外。

    并且主要是在欧洲那边。

    那就需要搞清楚对手的情况,想好如何去销售。

    要不然到时候白折腾一趟,那就尴尬了。

    “捷豹路虎在欧洲那边的知名度还是可以的,大家也认可它的豪华属性。”

    “我觉得在欧洲市场可以主打捷豹路虎品牌的滑雪板。”

    “那样子可以比较容易的打开局面,避免无人知晓的尴尬。”

    曾建英的这个提议,显然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一款产品,你一上来就要搞高端,哪里有那么容易?

    不好好的蹭热点,等什么呢?

    当然了,哪怕就是蹭热点,有时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甚至哪怕是有效果,也达不到曹阳说的能够垄断碳纤维滑雪板市场的地步。

    “我记得美利坚赫氏最开始也是有做滑雪板的,后面他们为什么不做了呢?”

    南山碳纤维要搞碳纤维产品,自然也是要看看其他的碳纤维厂家过去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看看有没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可以参考的。

    对于这个情况,张雪显然也是有提前做一些准备。

    “曹总,赫氏在六七十年代确实是有生产碳纤维的滑雪板,并且做的还不错。”

    “那主要是为了打开碳纤维的销售市场,让大家意识到碳纤维可以在体育用品上面使用。”

    “甚至赫氏在其他一些民用产品上面,也是有涉及的。”

    “但是后面碳纤维产品的知名度慢慢上去之后,赫氏的关注点就放在了美利坚的航空航天产品方面去了。”

    “单单那些飞机、火箭、卫星等产品的碳纤维材料,就够他们一直去专研了。”

    “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传统滑雪板巨头也是开始从东丽等材料厂家购买碳纤维生产属于自己的高端碳纤维滑雪板,让赫氏的生意也没有那么好做,所以最终赫氏推出了碳纤维滑雪板市场。”

    张雪这么一说,坐在曹阳旁边的米颖忍不住插了一嘴,道:“我们的情况其实跟当初美利坚赫氏的情况是比较类似的。”

    “如果按照他们走过的道路去走,到时候很可能达不到曹总想要的效果。”

    “我在想,有没有可能两个方案同时走,一方面是自己生产碳纤维滑雪板,挂着捷豹路虎和星辰汽车的牌子去销售。”

    “另外一方面是主动的去跟HEAD、FISCHER、K2 SPORT、VOLKT、ROSSIGNOL等品牌联系,看看他们是否愿意把碳纤维滑雪板交给我们来代工。”

    “伴随着华夏加入到WTO,欧美已经有许多企业都把产品交给我们来代工生产了。”

    “这样子可以充分的降低他们的成本,提升他们的竞争力。”

    “在碳纤维滑雪板方面,门槛最高的就是碳纤维材料的加工,而这恰恰是我们最擅长的领域。”

    “我相信只要能够在一个品牌打开局面,肯定就会有其他品牌感兴趣的。”

    “当然了,我们要尽量的避免让各个品牌知道我们也在给他们的竞争对手代工,免得他们心中有顾忌。”

    米颖提出了一个比较实际的提议。

    做代工生意,没有自己的品牌。

    这个方案正常来说是不符合南山集团的定位,不会轻易这样子去做。

    但是南山碳纤维成立体育用品事业部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控制碳纤维原材料的价格,并不是真的想要在体育用品方面有多么高的建树。

    基于这个目的,给世界上的主要滑雪板厂家代工生产高端的碳纤维产品,就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事情。

    到时候通过自己生产和代工生产两个方式,将市场上主要的碳纤维滑雪板的生产都掌控在自己手中了。

    那么南山集团自然就有办法让这些碳纤维滑雪板都使用南山碳纤维的原材料。

    从而最终搞定碳纤维滑雪板这个市场。

    甚至其他的体育用品,也都可以考虑走这条路。

    “米主任的这个提议还是挺有建设性的,曹总,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曾建英自然也是立马就领会到了米颖说的这个方案的妙处。

    这样子可以最大程度的扩大南山集团在碳纤维滑雪板方面的影响力。

    甚至借着这个方案,可以进一步的影响那些代工客户的其他产品。

    就像是你在一家店买到了一个很好的产品之后,肯定也会考虑在这家店再看看其他的一些东西。

    久而久之,其他的东西你也会考虑从这家店购买。

    “可以啊,既然大家觉得这个方案可行,那就按照这个方案去走咯。”

    “我只是想要看到全球的体育用品产业当中,涉及使用碳纤维原材料的,都能从华夏这边购买。”

    “可以通过我们代工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光威集团出口原材料的方式。”

    “反正只要最终这些碳纤维产品的原材料是来自于华夏,那就足够了。”

    有了曹阳的这个说法,大家也算是心中有数了。

    接下来的帆船自然也是按照类似的思路展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