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雪中送炭还是落井下石?危险的局面来临了

    第771章 雪中送炭还是落井下石?危险的局面来临了 (第1/3页)

    光刻胶是任何一家芯片加工企业都是需要使用到的原材料。

    虽然它的知名度远远比不过光刻机等设备,也没有晶圆的名气大。

    但是重要性却是毋庸置疑的。

    美利坚和东瀛搞出个对南山半导体的禁售出来,立马就让其他的半导体企业也噤若寒蝉。

    不少人都感受到了危机。

    “曹总,我们合资的工厂里头的光刻胶,可以根据你们的需要去进行调整。”

    “不过后面估计也是没有办法轻易从美利坚和东瀛那边买到新的材料了。”

    徐军首先就给曹阳打了个电话,表明了华威那边的态度。

    美利坚和东瀛这一次要封杀南山半导体,肯定不会留下那么多的漏洞的。

    华威的芯片,主要是交给南山半导体代工的,自己合资工厂的产能其实是比较有限的。

    不过,关键时刻,徐军的态度倒是很直接,他是支持南山半导体的。

    当然了,要说他一点担心都没有,那肯定也是假的。

    毕竟南山半导体要是真的被搞的停工了,那么华威那边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多谢徐总支持,我们现在已经全力的去推进光刻胶的自主研发,应该很快就会陆续有结果出来。”

    “当然了,后续的生产确实也是有停产的风险,华威也可以考虑把一部分的芯片代工业务交给其他厂家来做。”

    别人在为自己考虑,曹阳倒也不能把压力完全给甩到人家肩膀上。

    华威的芯片不是在合资工厂生产就都是南山半导体代工。

    这种情况下,后续华威手机等产品的生产,也都是跟芯片供应情况密切相关。

    这个时候让他们去找其他半导体企业代工,虽然成本上可能会上涨,但是至少可以确保几个月之后也还是有芯片可以用。

    对于一家大公司来说,稳定的供应链还是非常重要的。

    “曹总,南山半导体那边应该是有一定的光刻胶库存的吧?”

    徐军听了曹阳的话,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先确认了一下整体的情况。

    “是的,大概可以用個三个月左右吧。”

    曹阳没有任何隐瞒,把实际情况跟徐军共享了。

    “光刻胶有3个月的库存,之前的芯片本身也有半个月到一个月的库存,再加上成品在各个环节也是有一个月左右的库存,实际上我们还是可以支撑五个月左右的时间。”

    “南山半导体可以在5个月的时间内搞定光刻胶的自主生产吗?”

    徐军的意思还是很明显的。

    只要南山半导体有信心搞定光刻胶,他就愿意去继续支持下去。

    哪怕是冒了一定的风险。

    他在打电话给曹阳之前,就已经考虑过了这方面的问题。

    要不然就没有必要去打了。

    “我给南山化学那边下的指示是3个月内完成光刻胶的替代生产。”

    “之前有一部分的光刻胶,本身就已经是南山化学在生产的。”

    “到时候我亲自跟赖远鸿一起带着团队去搞技术攻关,我还是有信心在3个月内搞出产品出来的。”

    曹阳很是肯定的给出了自己的答复。

    有系统在手,还怕搞不出来?

    这个时候,正好考验一下大家的支持力度,看看大家愿不愿意为南山半导体冒险。

    不愿意?

    那也是正常的。

    愿意?

    那今后曹阳自然也是知道那些企业是值得自己大力的去帮忙。

    “曹总,南山集团成立至今,走过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

    “不管是美利坚那边的制裁,还是市场冲击,全部都挺过来了。”

    “到现在为止,南山集团已经是国内专利拥有数量最多的企业,也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项最多的企业。。”

    “甚至就连院士的数量,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

    “我相信在曹总你的带领之下,一定也能顺利的攻克光刻胶的生产制造。”

    “如果有任何需要华威这边帮忙的,你尽管开口。”

    “我们的芯片代工业务,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一如既往的交给南山半导体来生产,没有要更换的想法。”

    徐军深呼吸一口气,给出了一个很有魄力的回复。

    这倒是让曹阳颇为感动。

    他自己知道南山半导体一定可以搞定光刻胶,但是别人不知道啊。

    徐军的这个决定,还真是冒了非常大的风险。

    到时候南山半导体这边要是掉链子了,那么华威的损失绝对也是非常巨大的,甚至是难以挽回的。

    “徐总,感谢华威的信任和支持。”

    “我们用事实说话,多余的感谢就不多说了。”

    这个节点说再多的感谢也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曹阳没有跟徐军多废话。

    挂掉电话之后,直接就去到了南山化学。

    “曹总,目前我们的光刻胶种类在研发的已经比较多,在3个月内应该是可以搞定大部分。”

    “但是EUV光刻胶是其中难度最高的,也是充满不确定性的。”

    赖远鸿现在也是压力山大,要在3个月内把卡脖子的光刻胶都搞出来,他觉得未来三个月自己都没有好觉睡了。

    “EUV光刻胶?”

    “是的,EUV光刻胶是半导体材料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它对芯片制造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价值。”

    赖远鸿一边看着曹阳的反应,一边说明着相关的情况,“目前,EUV光刻胶最大的两家供应商是JSR和东京欧卡工业,占据了约75%的市场份额。”

    “这两家公司都是传统的光刻胶生产商,拥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能够提供专门用于EUV光刻的化学放大光刻胶。”

    “这些东瀛企业不仅在技术上领先,还在价格上割韭菜,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一升EUV光刻胶的售价高达1万元人民币以上。”

    “就算是如此,现在人家也不卖了。”

    “只要我们能够搞定EUV光刻胶,那么今后就没有什么光刻胶能够难住我们了。”

    对于赖远鸿来说,最担心的就是EUV光刻胶能不能搞出来。

    这方面他是没有信心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