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内迁

    第99章 内迁 (第1/3页)

    当皇帝的诏令传达出去之后,洛阳并没有什么反响。

    说到底,真正的得势者根本就不会想着要去隐居。

    玄学兴起之后,有部分不得势的名士开始鼓吹这些思想,得再等四十年,才能看到得势者都开始在庙堂隐居的情况出现。

    可是在曹髦这个时期,情况还没有恶劣到那种地步。

    比起皇帝对这些隐居者的惩罚,众人更在意的还是官学的事情。

    这才是关系到他们利益的大事啊。

    这成为了洛阳内最为火热的话题。

    而曹髦却没有在意他们的想法,直接开始推行!

    一时间,大魏的诸多部门都热闹了起来,嵇康成为了曹髦对外的经学负责人,大量精通王学的士人们被提拔到治经博士的位置上去,让他们负责继续研究。

    同时,太学里的风向也发生了转变,王学开始逐步成为了比例最大的存在。

    整个王朝都笼罩在全新学说之下,三世说跟九赞成为了主要的研究方向。

    曹髦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问的事情上。

    他先是去了太学,亲自邀请王肃前往此处讲述经学,跟着学子们一同聆听。

    随即他又召集名士们,亲自进行辩论,作文。

    皇帝喜欢王学,那群臣官员们自然都是会效仿的,王学后来居上,一时间,文章齐出,各类关于此类的研究内容不断的浮现。

    可这些也只是局限在了中原地区,大魏的四周,还有着更加重要的事情

    长安。

    裴秀披着厚厚的裘衣,皱着眉头,看着远处的官员们执行命令。

    长安令此刻正领着一群官员们,进行安排事务。

    “张义顺!”

    有官员拿着名单叫了起来,当即就有一个壮汉带着妻子走到了那官员的面前。

    官员详细的对比起了他的情况,随即交给他“户牌”。

    这牌上记录着对方的名字,家庭成员,工作,居住地点等等。

    官吏将东西交给了对方,然后指着对面的民居说道:“往后你就居住在这里,耕作的地方,明日就有人会带着你去熟悉,因为你有三個儿子,所以给你多分了耕地”

    那人皱着眉头,以很不熟练的凉州话问道:“我们没有口粮”

    “你放心吧,你原先的牲畜已经被计算成等价的粮食了,这些足以让伱们不饿着,你这话还得多练,否则如何跟左右相处呢?”

    “这里还有学堂,你的两个儿子都达到了入学的年纪,非农时,可以让他们前往聆听。”

    “唯!!”

    那人点着头,领了牌,随即带着家人离开了此处。

    长安令此刻笑着走到了裴秀的身边。

    “尚书,我这里是绝对不会出什么纰漏的,您完全可以放心。”

    裴秀没有理会他,羌胡安置的事情,还真的没有说起来那么的容易,过去这些羌胡的部民,此刻都改变了姓名,以全新的身份入住到了雍凉各地州各郡之中。

    长安这里就分到了八百多人。

    其实这几百人放在偌大的长安里,根本就是鱼入大海,兴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