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父帅不简单(新书求收藏推荐)

    第五章 父帅不简单(新书求收藏推荐) (第3/3页)

世受皇恩,虽然朝廷对我们有着颇多的防范,但我李家是绝对不会勾结建虏的。”

    “你说的没有错,如果其他几路都败了,即使我们南路军能够保全,我李家也断然不可能独善其身。我辽镇与其他诸镇不合,我南路军自是不想做这个出头鸟。只是我也没有料到杜松的西路军居然这么快就败了,这件事件确实是为父同你大哥思虑不周。”

    “马林虽然也是将门之后,不过此人徒有其表,能做到总兵的位置全仗其父辈余荫,本事远远不及杜松,怕是北路军也难以幸免。”

    “你可知道其实留给你进攻赫图阿拉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建虏的主力应该很快就可以南下。”

    李如柏的这番话倒是让自己对其刮目相看,李成梁虽然不如戚继光那么有名,但两人在万历朝是可以相提并论的。

    李成梁生有九子,皆是总兵或参将一级的高官,尤其是长子李如松,亲自参与了平定宁夏之役以及朝鲜平倭之役,深得万历皇上的信任。次子李如柏就有些表现平平,虽然也参加了不少战役,立有不少军功,不过缺乏亮眼的表现,最后萨尔浒一战更是留下了一身的污点。

    李成梁九子被称作“李家九虎将”,但也有人笑话他们是“一虎八犬”,认为除了李如松之外其他几人皆是不堪重用的废材。

    但是平心而论,除了李如松之外李如樟、李如梅等人还是颇具将才的,李成梁也算是后继有人,他们并没有辱没辽东李家的门楣。

    就今天的表现,李如柏绝非是一个泛泛之辈。之所以名声不显主要还是被其兄李如松的光芒所掩盖,其本人也因为朝廷担心李家权柄过重而数次罢官或者“因病”主动辞官,以至于赋闲了将近20年。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李如柏的自我牺牲,才成全了李家。

    然后李如柏终于回到了正题上,说道:“献忠,看来你还是不太了解赫图阿拉的地形,你的进军三策看似很有道理,其实恐怕只有一条下策有可能实现,而且刘大刀自视甚高,未必肯与我军合兵作战。”

    李献忠吃惊地看着李如柏,自己前世不过是一个键盘侠,这些策略其实也只是一群键盘侠在贴吧论坛研究出来的结果,他当时觉得十分有用。不过他们确实没有实地考察过赫图阿拉的地形,说到底也只是一群纸上谈兵的赵括,于是拱手说道:“还请父帅赐教!”

    新书冲推荐,求推荐票,月票,追读,评论,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