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杨镐犒军(求追读)

    第二十一章 杨镐犒军(求追读) (第2/3页)

,直到马林的败报传来,他才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短短两天时间西北两路五万人马就这样溃败了,这可是自土木堡之后最大的惨败,也是大明近两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失败。

    看来自己的仕途算是走到尽头了,甚至能不能保住性命都很难说。

    这时他开始有些后悔了,战前杜松、刘綎两人多次以军备不足为由要求自己延后发兵日期。可自己却用御赐的“尚方宝剑”强令他们出兵。

    并非是自己不知兵事,实在是朝廷没钱了,兵部和朝廷反复催促。就连首辅方阁老也私下写信说朝廷支撑不住了,要自己赶紧出兵,尽快结束战事。

    自己可以对兵部的命令置若罔闻,却不能违背方阁老的意思,方阁老是自己在朝中的依靠。

    朝中的那些御史言官,一个个弹劾辽镇,说辽镇将领养寇自重,无视建虏做大,以至于酿成今日之祸。

    可是扪心自问,哪一任辽东经略,辽东巡抚没有上书朝廷,请求朝廷发饷整军备战,讨伐建虏?可这一份份的奏章却如同泥牛入海,杳无音讯。

    大明没有银子了,别说是整军备战,就连边军的饷银都已经欠发了半年之久;若非是出征前先补发了2个月饷银,恐怕都要闹出兵变了。

    不过失魂落魄的杨镐还是下令严密封锁消息,让士兵紧守关隘。

    然后派人传令知李如柏和刘綎,让他们赶紧撤军。此时辽东兵力空虚,他真怕努尔哈赤直扑沈阳和辽阳。

    现在只希望东南两路大军能够全身而退,这样他还有足够的兵力坚守辽东。

    李如柏在接到了杨经略撤军的命令后,留下总兵贺世贤率领五千精兵死守鸦鹘关,便直接率军退回了清河堡同李献忠与刘綎的东路军汇合。

    然后将李献忠深入赫图阿拉,取得大捷,生擒李永芳,阵斩阿巴泰的消息传给杨镐。

    这也是李献忠要求的,一定要等到杨镐撤军的命令传来,再将他的胜利的捷报发出,这样他们就不用承担擅自撤军的罪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