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营建平虏堡(求新章追读)

    第四十六章 营建平虏堡(求新章追读) (第3/3页)

从东边山区里挖出的煤炭以及附近的石块运送到营地。

    营地之内,不少人则正用锄头在地上刨出一个个大坑;为了缩短建筑周期,并节约建筑材料,所以搭建这种半地窖式的庇护所。

    范文程指着远处的几个窑口说道:“那里是我们规划的作坊区,如今铁匠铺,砖窑,以及烧纸陶器的窑口都已经搭建起来了,估计明天就可以开始生产了。”

    李献忠看到营地中到处浓烟滚滚,便问道:“为何营地里烟雾这么大,可要注意防火啊?”

    范文程说道:“目前正在搭建营地,对于木材的需求量极大,所以我们就直接用挖出来的煤炭生火取暖以及煮水和食物,故而烟雾较大。”

    李献忠说道:“可以将煤炭捣碎然后同黏土兑水混合,做成球状,晒干后,便可用于燃烧;这样的煤球烟雾小,且可以长时间燃烧。”

    “范先生不妨派人试着搞一下,具体的比例我也记不清了,反正是煤多,黏土少。”

    “不过这些东西必须要置于通风处,不然人容易中毒。”

    范文程说道:“少将军真是博学,此法甚妙,我这就派人负责制作。”

    煤球和煤炉其实北宋时期就有原型了,普通的百姓不可能用上好的木炭取暖,煤球还是很实用的,算不上是新发明,这个时代的人也都知道。

    若是有时间李献忠还想将煤球升级城“蜂窝煤”,这样燃烧的效率会更高。

    李献忠说道:“目前还有啥困难吗?”

    范文程说道:“营地尚未建成,只能多人挤在一处帐篷里,居住条件比较艰苦,不过这些都是暂时的,大家还是可以克服的。”

    对于范文程的工作效率,李献忠还是比较满意的,他说道:“范先生辛苦了,这里就改叫‘平虏堡’吧,现在虽说生活艰苦了些,等日后有了产出,大家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虽然范文程内心还是渴望科举的,不过现在他在这里干的也不错,手下可是管着一万多人。虽然条件艰苦了些,但大伙好歹是有了盼头,比之前在鞑子那边的非人生活可是强多了。

    他说道:“少将军放心,耽误不了春耕,只是您之前说的那些大型的铁矿和铜矿,恐怕不在我大明的辽东边墙之内。”

    他指了指远处的山峰说道:“在建州和叶赫交界的大山之中,应该有较大的铁矿,之前被掳走的边民许多都被送去了那里。”

    新书冲推荐,求推荐票,月票,追读,评论,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