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编练新军(求订阅月票)

    第二十三章 编练新军(求订阅月票) (第1/3页)

    正所谓手头有粮,心中不慌!

    解决粮食问题后,李献忠才能放开拳脚做其他事情。

    虽然说他实行的“中开法”粮食也会根据京城以及江南的粮价的波动以及蒙古部收购价的变化来调整,但是每个月增加几万石粮食的储备是不成问题的。

    从明年开始小冰河的气候影响会越来越大,李献忠依稀记得明年建州会遭遇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旱灾,几乎是颗粒无收。

    这些粮食如今是看不出啥,到了明年可就不是这个价钱了。

    此时之前袁应泰承诺的那些装备都已经拨付了,其他东西倒还好,就是兵部发的那些鸟铳实在是不敢恭维。

    经过检查后起码有100杆是质量比较差的很容易炸膛,只得将这批鸟铳发到平虏堡的工坊重新更换铳管。

    如今平虏堡的规模又扩大了不少,范文程趁这次开原路在清河募兵的机会,直接在清河路招募了八千多流民,如今的平虏堡已经达到了2万人的规模了。

    这里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工生产基地了,本次袁应泰调集来的一批工匠也全部都被派往了平虏堡。

    如今平虏堡能够生产各种装备,从普通的刀枪弓箭,到各种铠甲,火器基本清一色都能生产。

    可以说除了不能造火炮,其他基本都能制造。

    现在平虏堡已经可以每月生产200杆鸟铳了。

    不止是鸟铳,根据李献忠带回来的《神器谱》,经过将近2个月的反复实验,平虏堡的工匠们终于成功制造出了合格的鲁密铳。

    原来之前他们用的材料质量不行,所以导致打造出来的鲁密铳根本达不到120步的射程。

    后来发现一定要使用反复打造的精钢,也就是百炼钢打造出来的铳管才能达到连续射击的要求。

    不过鲁密铳的制作流程要比鸟铳复杂的多,如今的产量才一个月30杆。

    难怪之前兵仗局掌印太监刘贵死活不愿意接这活。

    不过不得不夸赞一下刘贵,虽然人家要价黑,20两一杆,但这鲁密铳的质量没话说。

    广顺关之战,鸟铳都废了好几轮了,他打造的鲁密铳依然可以持续发射,最后也是因为实在使用次数过多造成的铳管损坏才被迫放弃。

    而且人家还提前完工了,原本需要3个月交付的鲁密铳,现在两个月就已经交付完毕了。

    如今财大气粗的李献忠原本还想再加订1000杆,刘贵是死活不愿意再接这活了,甚至李献忠给他加到了22两银子他都以兵仗局有别的打造任务为由给拒绝了。

    最后在李献忠的死缠烂打下,刘公公终于决定派出几名“技术指导”来平虏堡指导他们自己打造鲁密铳。

    相信这些兵仗局的专家到来后,产量应该还能再提升一些。

    虽然鲁密铳性能更好,但是鸟铳成本低,产量高,所以依旧是现在开原明军的主力火器。

    这次从消灭的鞑子身上扒下了五千多件重型布面甲,虽然多有损坏,不过经过修补后还是可以使用的。

    这也使得其他其他守军的披甲率有了一定提升。

    尽管还有九千多名新兵,不过现在开原路已经恢复到了被鞑子偷袭前的兵力。

    因为扎甲一直没有大的补充,辽东铁骑依旧只能是2500人的规模;不过突击营被扩大到了3000人,此外平虏卫也扩充到了1500人。

    这三支部队算是李献忠的特种部队。

    两支骑兵还是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