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李献忠剑指宁远伯(求追订,月票)

    第三十章 李献忠剑指宁远伯(求追订,月票) (第1/3页)

    科尔沁同建州有没有实际断绝来往的消息还没有传来,却先传来了宁远伯李世忠过世的消息。

    这犹如一个晴天霹雳,把李献忠给整懵了。

    虽然李世忠没有听自己的话,留在铁岭安心休养。

    回京的路上一路颠簸加重了病情,可也不至于才一个月的时间就去世了?

    现在事情的真相一时半会还不得而知,可宁远伯的爵位对李家非常重要。

    李世忠承袭的爵位是宁远伯,锦衣卫指挥使掌南镇抚司。

    李成梁获封的宁远伯是世袭罔替的,所以接下来就涉及到一个继任的问题。

    其实大明爵位的继承同皇位继承是一样的,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度。

    优先采用“父死子继”的原则,如果没有子嗣可以继承,那么则采取“兄终弟及”的继承原则。

    如果这两样都没有,由家中长辈来承爵的案例也是有的,这是极其特殊的情况!

    当然这些原则是基于嫡系子孙的,按照《大明律》中的规定,嫡次子的继承顺序是优先于庶长孙的。

    由于李世忠没有子嗣,按照继承原则同样作为李成梁嫡孙的李性忠,将会继承宁远伯的爵位。

    而作为李成梁庶孙的李献忠根本就没有资格继承这一爵位,他的继承顺序甚至要排在李如柏这几个嫡子之后。

    不过爵位承袭毕竟不是皇位继承,一般是不用拿到朝堂上来讨论的,通常情况下只要皇帝批准,朝廷进行册封即可承袭爵位。

    所以这件事情上万历拥有极大的话语权。

    从李家的角度出发,李献忠现在无疑已经是李家推出的代言人,由他继承宁远伯肯定最符合李家的利益。

    可这虽然是李家的家事,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李家自己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

    历史上不知是何原因,李世忠去世之后,作为爵位合法继承人的李性忠并没有获得万历皇帝的册封。

    李家的宁远伯从此断袭,辽东李家也逐渐消失在大明的政坛之中。

    李家的子弟中有不少人为大明战死。

    也有一些选择投靠了满清,比如李怀忠的儿子李懋祖曾经担任满清的广西巡抚。

    还有一支选择回到了朝鲜,以这样的方式为大明守节。

    历史上对于这件事的记载也只有寥寥数语。

    大致意思是,李世忠过世后,万历没有下旨册封,朝臣大多厌恶李家,无人为其说话。

    不过现在由于李献忠的出现,李家的地位比之历史同期还是要高出了许多,至于万历皇帝究竟会让谁继承宁远伯,李献忠也没有把握。

    不过此时肯定要尽快赶到京城去奔丧,顺便也好掌握下这件事的动向。

    现在李三顺在开原军中几乎相当于“副帅”的存在,李献忠自然是将开原的防务交给李三顺。

    有毛文龙守卫南关,应该也不会有很大的问题。

    唯一的变数就是贺世贤在投靠了袁应泰后变得急于立功表现,虽说他手下军队的装备得到了增强,可抚顺关反而变得不稳了。

    所以临走前李献忠将余万里的平虏卫调到了平虏堡一线,即使抚顺关有失,也能第一时间利用平虏堡阻击建州向开原挺进。

    安排完开原的防务后李献忠就带着茅元仪、孔有德等人赶往京师奔丧去了。

    其实除了宁远伯的爵位,李世忠这个锦衣卫指挥使掌南镇抚司的职位也同样重要。

    虽说南镇抚府司只是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纪,地位远不如拥有自己诏狱的北镇抚司。

    但如果李献忠执掌了南镇抚司,就可以利用锦衣卫的资源扩展自己的情报司。

    本次他带着茅元仪也是为了在京师铺设情报司据点的事情。

    现在李献忠同东林党基本是水火不容的状态,已经沦为了他们眼中的“妖妃党羽”。

    所以现在情报极为重要,不仅是京师,甚至连宫里也要有自己的眼线。

    有李世忠这样一个现成的例子摆在面前,对于万历的身体他也不敢掉以轻心。

    一旦万历皇帝挂了,他这个陛下和贵妃娘娘面前的红人肯定是东林党人反攻清算的对象。

    他是真心希望万历皇帝可以长命百岁啊!

    对于这次搞定万历他还是信心十足的。

    万历的命脉就是银子,当然送银子的方式方法也很有讲究,毕竟人家是高高在上的陛下,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贪官污吏。

    既要让万历收下银子,又要让他觉得这是对自己莫大的恩赏,还得让方从哲这些“齐、楚、浙”三党的官员不阻挠此事,确实是要费一些脑筋的。

    东林党自然是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这些人整天怼天怼地怼空气,想要他们不怼自己,那是不可能的。

    很快李献忠就来到了位于京城的宁远伯府,这座宅子东城大街上,规模十分宏大。

    但这处宅子的风水似乎不怎么样。

    此前的几位主人结局都不好。

    宅子最早的主人是英宗时代的石亨,石亨败落之后,没有人再敢住到这里。

    后来咸宁侯仇鸾得到这处宅院,他的结局比石亨更惨,人被斩首,家财籍没。

    再以后宅子的主人变成了严嵩,严阁老的结局自然也不好。

    而它现在的主人宁远伯李世忠又是英年早逝,膝下无子的结局,你要说这个宅子的风水没问题,李献忠是不信的。

    此刻府上已经是另一番景象了,门口挂上了白色的灯笼,灯笼上那个大大的“奠”字,说明了府上正在治丧。

    蓟辽总督中军副将的李性忠,以李世忠的胞弟的身份主持这次丧仪。

    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毕竟按照继承的顺位,接下来应该由他继任宁远伯。

    李献忠自然是不会同他去争,毕竟身份并不是决定谁继承爵位的唯一条件。

    换上了丧服的李献忠很快就去灵堂为自己的兄长上香祭拜。

    守灵李献忠就不参与了,毕竟现在时间很宝贵,万一万历的册封诏书下来了,木已成舟可就晚了。

    他第一时间找到了自己京中的两位死党,郑养性同成国公朱纯臣。

    以朱纯臣那好色的秉性,原本应该是在眠月楼招待这两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