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李献忠封伯(求订阅月票)

    第三十二章 李献忠封伯(求订阅月票) (第1/3页)

    这还真是冤家路窄,献忠没想到万历会派出御马监的刘公公前来辽东作为矿监。

    上次自己在醉仙楼同御马监的监督太监刘公公闹得不欢而散,太监一向都是比较记仇的。

    因为身上少一点东西,他们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所以通常李献忠不愿意得罪太监,哪怕是对宫里的小太监他从来都是客客气气的,还时不时的给一些打赏。

    不过此前开原马市的利益太大,所以李献忠才不得不驳了这位刘公公的面子。

    由于李献忠迟迟不肯开放开原的马市,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御马监的利益,使得刘公公的日子不好过。

    加上这矿监肯定是一个油水极大的肥缺,所以刘公公暗地里没有少花银子打点,最终谋下了这个差事。

    他是不是有意来找李献忠麻烦的不得而知,但他花了这么大的代价,总是要将本钱捞回来的,对于红透山铜矿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有之前“高淮乱辽”的先例在,无疑使得辽镇诸将对这位刘公公没啥好感。

    李献忠并不惧怕这位刘公公,他若是不识相的话,在开原的地盘上,李献忠可以有超过一百种办法叫他无声无息的消失。

    当然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这么做的,这样容易引起万历的猜忌。

    目前的首要任务还是迅速完成筑城,好让万历兑现册封自己宁远伯的承诺。

    由于本次叶赫献矿在京师闹得沸沸扬扬,再加上辽东的大动作,这个消息自然传到了努尔哈赤的耳朵里。

    众人听闻都是一阵扼腕惋惜!

    谁能想到哈达故地的红透山,这样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居然有铜矿?

    莽古尔泰说道:“此时必须要阻止明军筑城,若是让他们将城池给修起来了,那这座铜矿就彻底同我们无缘了?”

    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明白,可此时要阻止明军修城却是万难。

    首先是天气原因时不时的大雨,使得红透山附近的道路变得异常难行。

    其次是战略规划,目前后金的战略意图是将南线的明军主力围歼。

    故而努尔哈赤的策略是南攻北守。

    开原明军的战力实在过于强悍,无论是骑兵还是守关的步兵都让建州的八旗吃尽了苦头。

    吃了多次亏之后,努尔哈赤肯定要调整策略。

    经过仔细分析后,他们发现了开原明军的一个弱点,那就是攻坚能力不强。

    准确的说是没有攻坚,李献忠麾下的明军从来就不会去进攻重兵防守的城塞和关隘。

    仅有的几次那也是属于突袭,趁着自己主力不在,偷袭老巢。

    李献忠两度兵临赫图阿拉,甚至都不去尝试攻城,就连进攻没有正规军防守的古勒寨,也是采取诱敌偷袭的手段。

    这说明李献忠打仗几乎从来不会去强攻城池。

    那么针对他的这个特点努尔哈赤也给他安排界藩城和古勒寨两道防线。

    这样只需要用不多的兵力就能阻止其南下。

    自己将目标转向更容易得手的其他明军。

    不过此时铜矿的诱惑的确很大,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要是派主力去争夺铜矿,那么无疑是打乱了之前的全盘部署。

    正在他左右为难之际,只见皇太极带了一个汉人过来,他说道:“大汗,这位范文寀先生或许能为您排忧解难!”

    范文寀乃是范文程的兄长,也是一位秀才。去年后金攻破抚顺时,他同范文程一同投靠了老奴,原本以为自己是名门之后,又是读书人,即使不能得到重用,混口饭吃总是没问题的。

    结果只是被当成了最底层的包衣使用,范文程好不容易得到了主子的赏识被派去古勒寨监制马具,却没想到直接被明军给掳走了。

    原本兄弟二人遇事还能打个商量,现在范文寀一人更加显得孤立无助,为了摆脱自己包衣的尴尬地位,他无时无刻不想着出人头地。

    直到数日前,有人带来了范文程的书信,信中给范文寀指了一条明路。

    他等候了好几天总算等到了皇太极,自己兄弟说得没错,皇太极真还采纳了这个建议,将他带到了大汗面前。

    范文寀向努尔哈赤行了跪拜之礼,恭敬地说道:“启禀大汗,不知您可是为红透山铜矿之事而烦恼?”

    “其实这铜矿对我大金来说,并没有太大用处?”

    他这话一出,莽古尔泰立刻大骂道:“该死的奴才,你在这里胡说些什么?”

    努尔哈赤脸色一沉,他缓缓地说道:“范先生继续说下去,不用理会旁人!”

    范文寀继续说道:“铜的最大作用无非是铸炮,铸钱和交易。”

    “我大金不能铸造火炮,现在也没有必要铸造铜钱;科尔沁的贸易通道更是被阻断了。即使我们费尽心思拿下铜矿,也无非是多了些打造器具的材料。”

    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这铜矿看似价值连城,对铁矿充足的建州来说也就是那么回事,并非不可或缺。

    范文寀继续说道:“其实李献忠如今做的事情,同当年的李成梁并没有太多区别。从他对付蒙古各部,以及拉拢叶赫对抗我大金的手段来看,几乎同当年的李成梁如出一辙。”

    努尔哈赤仔细一想,李献忠现在使用的手段,不过是当年李成梁玩剩下的,最多也就是继承了李成梁的衣钵。

    他说道:“范先生的意思是说,李献忠不会对我大金赶尽杀绝?”

    范文寀笑了一下,说道:“大汗睿智,正是如此!”

    “我大金削弱对其有好处,可若是我大金真的被消灭了,李献忠的日子就未必比现在好过了吧。”

    “其不过是落得一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下场。之前辽东李家的遭遇就是最好的明证!”

    “这铜矿其实是一个好机会,我们不妨用他同李献忠达成一笔交易。”

    “我们默认他占据铜矿,他放开对科尔沁的限制,这样我大金的贸易通道就能恢复了。”

    范文寀这个建议还是很有道理的,这个铜矿其实就算自己拿下它,能得到的好处也有限,还得不断耗费兵力看护。

    何况此时李献忠的主力都在红透山,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