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众文官再度闯宫,朱常洛面露狰狞(求双倍月票追订)

    第四十七章 众文官再度闯宫,朱常洛面露狰狞(求双倍月票追订) (第1/3页)

    郑贵妃同崔文升自然是在焦急地等待着慈庆宫的消息。

    尽管太子被人毒杀,一定会引起朝堂的剧烈震动;自己也一定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不过郑贵妃已经顾不上这些了,只要能让自己的宝贝儿子朱常洵登上皇帝的宝座,就算让她去死,她也是愿意的。

    可惜他们终究还是没有等来朱常洛归天的消息。

    很快太子朱常洛被人下毒一事,就报到了坤宁宫。

    虽然郑贵妃这皇后并没有得到正式的册封,不过并不影响她在内廷施行皇后的的权利。

    当然了不管是不是皇后,这统御后宫的权利其实早就在她这里了。

    太子被人下毒这可是大事,郑皇后自然不能不管,很快他就派出了坤宁宫的管事太监崔文升彻查此事。

    崔文升这“贼喊捉贼”自然是查不出啥真相,最终此案只能是不了了之。

    郑皇后以陛下不能受到刺激为理由,严禁后宫之中议论此事,违者杖毙!

    不过她同崔文升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办案固然需要证据,可杀人是需要动机的!

    这普天之下除了她郑皇后,难道还有第二个人有这个动机吗?

    崔文升的“不了了之”,再加上郑皇后的“严禁讨论”,更像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将她派人毒杀皇太子的事情给坐实了。

    很快这件事情就以惊人的速度,在内廷和京城之中传播。

    李献忠听到这件事的时候直接被郑贵妃同崔文升的这波骚操作给震惊到了。

    这个崔文升真是不靠谱,你要杀人好歹找个武艺高强的杀手。

    五年前的“梃击案”,这位崔公公花了大价钱去请高手。

    可他要杀的是太子,如果不是脑子有点不好使,谁敢接这活?

    收了他银子的高手,发现这活自己干不了,于是开始转包给别人。

    最后这活几经转手,落到了一个叫张差的二傻子手里。

    一个空有一身蛮力的农夫手持一根枣木棍直接来到慈庆宫前,见人就打,最后仅仅打伤了一个守门的太监。

    这回总算是有点长进了,好歹是找准了目标。

    但这种时候,但凡朱常洛不是个傻子,肯定会严防有人在饮食上做手脚。

    原本封后这件事,万历同群臣还算是僵持状态。

    如今他们搞出这么一个大昏招,东林党还能放过在未来的皇帝面前表现的机会?

    以万历目前的身体状况,搞不好直接让他们给气嗝屁了!

    这时在天上人间的二楼包厢内,以成国公朱纯臣,英国公之子张之极为代表的一众勋贵也是忧心忡忡。

    见李献忠到来后,朱纯臣赶紧让他入座。

    李献忠环顾了四周,果然没有发现郑养性的踪影,很显然自从上次要求支持郑贵妃立后遭到拒绝后,他已经成为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瘟神”。

    如今在京城的勋贵圈也算是被除名了,京城的确很大。

    大明的京师人口将近百万,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可是京城的权贵圈却很小。

    小到根本就容不下一个已经失势的人。

    若不是自己是这“天上人间”的幕后老板,这些勋贵们又靠着自己打开的朝鲜市场赚的盆满钵满,恐怕自己此时的处境也不会比郑养性好到哪里去。

    大明的勋贵其实早已经被文官赶出了权力的核心圈,碰上万历这样的甩手掌柜他们的日子当然是好过的。

    万历几乎啥事也不管,他们可以明目张胆的吃着京营的空饷。

    大明的文官集团也同勋贵集团达成了默契。

    只要勋贵们不干涉大明的朝政,文官对他们京营空饷的行为也就睁一眼闭一眼。

    可万一换了一个皇帝可就不好说了。

    毕竟很难再找出一个像万历这样的甩手掌柜。

    成国公朱纯臣说道:“前几日发生的慈庆宫的事,大伙都知道了吧?”

    “如今这些文官们正在群情激奋的聚集在东安门前,要求陛下严惩幕后主使!”

    “我们勋贵是不是也应该发声,至少给太子殿下留下一个好印象。”

    朱纯臣的话引起了不小的议论,毕竟太子登基是早晚的事情,他们若是一点行动也没有若是将来引起了太子的不满,恐怕自己的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李献忠说道:“我们身上的爵位都是世袭罔替的,只要是朱家皇帝合法继承的皇位,我们都会支持。”

    “这点是我们同那些流官最大的区别!”

    “如果我们此时跟在这些文官后头瞎参和,太子爷能不能念我们的好,我不敢肯定。”

    “但这种逼宫的行为肯定是违背了我们一贯的立场!”

    “另外逼宫这种行为是对皇权的藐视,兴许太子也现在会对这些人有所感激,可一旦太子爷登基成为了皇上,你们猜他会不会对这种藐视皇权的行为有所忌惮?”

    李献忠的话,很快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他们勋贵要保的是朱家的江山,只要是朱家人,无论谁当皇帝,他们都应该忠于皇帝,这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若是他们也参与逼宫,将来早晚被皇上给忌惮,万一来个秋收算账,这可就得不偿失了。

    李献忠接着又说道:“就算我们去了,也不可能像东林党那般无耻,为了表个忠心脸皮都不要了,啥撒泼打滚,抬棺撞柱,毫无底线!”

    “难道诸位有信心同这帮无耻的文官争功不成?”

    被李献忠这么一说朱纯臣也感到有些惭愧了,他堂堂成国公,难道还能去干这些泼皮之举不成?

    他说道:“宁远伯所言甚是,确实是为兄方才考虑不周。”

    李献忠说道:“成国公所担心的也没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我们的先祖都是靠着军功起家的,才为后代子孙挣下了这万世的富贵!”

    “故而我们手中的兵权绝对不能旁落,无论是京营还是朝鲜的驻军,谁要敢动这些,这不仅是在动兄弟们的‘钱袋子’,更是在动我们后世子孙的福祉。”

    李献忠的话很快得到了众人的响应,朱纯臣说道:“宁远伯放心,我老朱把话撂在这里,不管谁当首辅,敢动你朝鲜总督的位置,这就是和我老朱过不去!”

    在场的勋贵多多少少都参与了朝鲜的贸易,李献忠这点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