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李献忠疯狂敛财,辽东镇全线出击(求追订月票)

    第六十三章 李献忠疯狂敛财,辽东镇全线出击(求追订月票) (第2/3页)

伯放心,我们的铜器作坊已经针对江南市场打造了一批铜制用具,在情报司的帮助下还接受了江南寺庙的佛像订单,收入的银子到时候会直接换成粮食运回。”

    李献忠对此很满意,这才是一个奸商该有的思路。

    如今代善将两红旗的人马全部弄到了朝鲜,使得朝鲜王李倧感到坐立不安。

    竟然破天荒的主动提出要增加“驻朝明军”的数量,考虑到目前朝鲜的五千明军中陆师只有三千人的确是太少了。

    于是李献忠决定从平虏堡的预备役部队中,抽调三千人奔赴朝鲜。

    这样一来,在守住黄海道的同时,还能有一定的机动兵力,万一朝鲜发生变故他也能做及时的应对。

    辽东巡抚王化贞最近可谓是忙得焦头烂额。

    辽东饥民遍野,他在安抚百姓的同时还要准备进攻宽甸,开辟对建州的第二战场,着实让他有些力不从心。

    说实话这位仁兄的医术不错,政务能力着实一般,常年做的是京官,对于把控地方还是欠缺一些火候。

    来到辽东后他屡屡碰壁,觉得辽人不可用,于是便开始提拔非辽东籍的官员。

    搞得辽东籍的官员对他是怨声载道。

    三天两头就有辽东官员上书弹劾他这个辽东巡抚胡作非为,搞得辽东民怨沸腾!

    辽东矿监马云,甚至在陛下面前说王化贞飞扬跋扈,他居然擅自阻拦辽东的运铜船故意刁难,有索贿之嫌。

    司礼监也借着这件事情,向内阁施压,要求惩处王化贞,搞得内阁首辅叶向高十分难堪。

    因为目前内阁的七人中东林党三人,楚党同浙党各一人,剩下的何宗彦同朱国祚虽然赞同东林党的主政方针,但毕竟不是东林党人。

    对于叶向高提出的提前举行京察,他们两人还是有所犹豫的。

    如果朝堂之上全是东林党,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叶向高还在做两人的思想工作,结果就出了王化贞这档子事。

    这位刚上任的辽东巡抚又是民怨沸腾,又是趁机索贿,使得两人对东林党人多少也有了一点看法。

    为了转移内阁对对王化贞的注意力,叶向高只得要求王化贞尽快发兵。

    只要宽甸一开打,所有人的都会被战事吸引,至少暂时内阁就无暇顾及讨论王化贞的处理了。

    有了征讨建州的大功,原先的这点非议自然也就无人问津了。

    所以内阁对王化贞的这次出击还是很看重的,叶向高令熊廷弼的兵部重新制定攻伐建州的方略。

    虽说熊廷弼很清楚首辅叶向高的目的,但毕竟建州是大明的心腹大患,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他最终还是以大局为重,调配到辽东的都是精锐部队。

    总共从大同、宣府、蓟州、太原四镇调集了一万边军奔赴辽东。

    原本李献忠也安排了老将刘綎率部出鸦鹘关作为佯动,吸引鞑子的注意力。

    故而鸦鹘关附近驻扎了一万人的机动部队随时可以出关作战。

    这些人马中多半是跟随刘綎征战西南的老兵还是有相当战力的。

    然后王化贞又以辽东巡抚的身份从辽西的广宁、义州、宁远、山海关等地抽调了一万人马。

    如今清河路的鸦鹘关附近已经汇集了三万明军,且全部都是九边精锐。

    其中辽阳总兵刘綎、广宁总兵刘渠、副将罗一贯、虎皮驿总兵朱万良等人也都是当世骁将。

    可谓是兵强马壮!

    不过叶向高知道王化贞是第一次统兵作战,未必能驾驭这些骄兵悍将,同时又担心阎鸣泰同李献忠在背后使绊子。

    为了避免重蹈袁应泰的覆辙,故而让熊廷弼以兵部尚书的身份亲赴辽东重新布置这次的征讨方略。

    毕竟名义上李献忠这个辽东经略副使在军事上可以指挥王化贞,为了避免这种尴尬,所以将这次对建州的征伐分为南北两路。

    首先,北路军由宁远伯李献忠率领开原三路的两万精兵以及数千皇协军继续从正面攻击建州重兵防守的马尔墩寨。

    即使一时难以攻下也务必持续进攻,确保牵制住建虏的主力。

    然后,辽东巡抚王化贞从鸦鹘关出兵,迂回至宽甸六堡,拿下这里彻底切断建虏同朝鲜的联系。

    之后南路军再北上同北路军一起合攻赫图阿拉,彻底剿灭建,解决这个心腹大患!

    熊廷弼宣布新的进兵方略后,李三顺、赵率教、毛文龙等开原将领都忿忿不平!

    这个计划看似是南北夹击,其实就是正面佯攻,侧面迂回。

    北路军负责正面牵制敌军主力,然后南路军负责背后偷袭摘桃子。

    辽东能有如今的局面全仗宁远伯同开原将士不断的出击削弱鞑子,如今眼看鞑子快不行了。

    朝廷派一个王化贞过来抢功,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熊廷弼也看出了开原诸将的不满,于是说道:“宁远伯对这个进兵方略有何看法?”

    李献忠说道:“如此南北夹击,定可大破建州,彻底平定辽东。末将一定全力进攻马尔蹲寨,牵制住建虏的主力。”

    王化贞更是笑着说道:“马尔墩寨距离赫图阿拉不足30里地,宽甸则远在百里之外;看来这攻破赫图阿拉之功,非宁远伯莫属了。”

    他这副小人得志的嘴脸还当真是令人讨厌,不过李献忠还是客气地回道:“鞑子在马尔墩寨布置重兵,我军苦战两月有余,至今尚未取得突破。”

    “这次还得有劳王巡抚相助!”

    很明显这次南路军是来摘桃子的,南路诸将也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出关立功。

    熊廷弼见到大家士气高涨也就满意地结束了这次军事会议。

    之后,阎鸣泰做东,邀请熊廷弼同李献忠一聚。

    毕竟三人曾经一同在辽东任上共事过,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

    熊廷弼自罚了一杯酒,说道:“本次出兵非我本意,让宁远伯受委屈了,熊某自罚一杯!”

    李献忠饮完了杯中之酒说道:“这是叶首辅的藏私之举,熊本兵又何必自责,如此倒是显得你我生分了!”

    熊廷弼说道:“这一年多以来,宁远伯凭一己之力将建虏逼迫至此,熊某佩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