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刘綎射杀额亦都,明军再围赫图阿拉(求追订月票)

    第六十四章 刘綎射杀额亦都,明军再围赫图阿拉(求追订月票) (第1/3页)

    鸦鹘关北面的鸦乌道是一条山谷中的崎岖山道,尤其是快到乌鸡关的时候,道路突然变得异常狭窄。

    罗一贯带领大军抵达乌鸡关的时候,抬头一看直接倒吸了一口凉气。

    只见乌鸡关四面悬崖相抱,根本就没有别的出路。

    而远处的山顶上有一座由石头堆砌而成的小型堡垒,关口虽然简陋,但无奈地势险要。

    只有一条山道与其相连,此路不但陡峭而且异常狭窄仅能容纳一人通行。

    这还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但此时他也只有硬着头皮开始攻关。

    很快一个个手持盾牌的明军就向乌鸡关发起了攻击。

    虽然明军的大盾可以抵挡住鞑子射出的弓箭,但是根本就挡不住从山上砸下来的礌石滚木。

    那些滚木沿着狭窄的山道不断落下,直接将进攻的明军砸的七零八落。

    山谷中不断地回荡着明军士兵的惨叫之声,有时一根滚木就可以带倒多人。

    不一会的功夫,明军就伤亡了近百人。

    此时罗一贯的脸色铁青,这哪里是攻关,简直就是送死。

    明军的火铳同弓箭虽然也不断的射向关上,但似乎并未影响鞑子向下投掷滚木。

    他对明军的向导说道:“宁远伯同贺总兵之前是如何攻克这乌鸡关的。”

    向导说道:“宁远伯是用了一种火炮,据说是将炮直接推到关下,然后直接轰开了乌鸡关。”

    “贺总兵当初攻打乌鸡关的时候,宁远伯已经率兵杀到了赫图阿拉城下,故而关上没有多少守军。贺总兵牺牲了数百弟兄,等到关上的礌石滚木用尽后才攻陷的此关。”

    罗一贯看了一眼乌鸡关,这里的山道甚是陡峭,普通的火炮就算推到这里也射不到山上的关隘。

    如今也唯有强攻一途,希望可以将关上敌军的礌石滚木等物消耗完毕。

    之后游击陆大友建议明军夜间佯攻,造出较大的声势。

    关上的鞑子看不清情况,一定会拼命向关下投掷礌石滚木。

    这样一来可以用较小的代价将敌人的守关物资消耗掉。

    罗一贯觉得此计可行。

    乌鸡关地方不大,平日里只驻守200兵丁,还有数百包衣用来搬运滚木。

    当初李献忠摧毁乌鸡关之时,曾经命令明军将乌鸡关山后数里内的树木全部砍伐烧毁,石块全部移走。

    甚至还用水泥将原本较为平坦的道路给人为变得十分难行。

    故而乌鸡关想要补充礌石滚木这些守关物资也是相当困难的。

    原本顶住了明军白天的攻势后,关上的守军想利用夜色多补充一些守关的物资。

    却不料明军根本就没让他们休息,居然点着火把趁夜偷袭。

    关上的守军看不清山下的情况,只得根据明军的火把来判断他们的位置。

    一旦明军的火把靠近了,他们就向下投掷一些礌石、滚木以杀伤敌军。

    而明军则是利用夜色直接将火把插在山道两旁,这样从关上看起来,好像山下的明军不少。

    又利用木桩斜卡在山道上,以此改变那些滚木下落的方向。

    每次敌军的滚木落下时,明军又真真假假的发出一些惨叫声,用来混淆视听。

    一晚上这折腾下来果然将城上的物资给折腾的差不多了。

    以至于第二天明军攻关的时候,他们的礌石滚木居然出现了消耗殆尽的情况。

    高举着盾牌的明军居然一路杀了上来,很快就来到了乌鸡关前。

    山下的童一贯也显得异常兴奋,明军终于可以同这些鞑子短兵相接了。

    不过关键时刻,乌鸡关的鞑子居然直接将堡垒周边的石墙给拆了。

    随着一块块礌石的落下,又给明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当明军再次组织进攻之时,那些包衣已经将滚木运到了乌鸡关。

    再度攻击受挫的明军只得停下了进攻的脚步。

    正当明军一筹莫展准备退兵之时,只见一个哨骑飞马赶来。

    哨骑说道:“启禀罗副将,卑职奉阎总督之命特来献图。”

    听到献图,罗一贯心中一喜,难道说还有小路可以绕过乌鸡关不成?

    他兴奋地接过地图打开一看,映入眼帘的却是“藏炮图”三个大字。

    下方还有一行文字:万历48年春,宁远伯李献忠以臼炮破乌鸡关,并毁之。然此地孤悬关外,难以久守,恐建虏再度修葺此处以阻我大明。故而藏臼炮于关下百米之外,大明将领只需依此图寻炮,便可破关。

    罗一贯也不得不感叹道:“宁远伯真乃神人也!”

    很快他们就依照藏炮图的位置在一处隐蔽的山洞中找到了一门臼炮。

    不久之后,臼炮的数发炮弹也被送到了罗一贯手中。

    不过此时天色已晚,不便攻关。

    于是明军趁着夜色将臼炮偷偷推进到了关下,只待天明便可一举破关。

    罗一贯在乌鸡关激战的同时,刘綎率领的一万南路军先锋也已经抵达了宽甸六堡。

    宽甸六堡是由宽甸堡、长奠堡、永奠堡、大奠堡、新奠堡、苏奠堡六个堡城组成的一块区域。

    原本这一地区是由镶红旗的一万人马负责镇守的,代善自立后镶红旗就被撤到了鸭绿江对岸的朝鲜。

    如今这里却只有镶黄旗的三千人马。

    面对来势汹汹的明军,兵力不足的镶黄旗只得收缩兵力。

    明军很快就占领了除宽甸堡外的其他五堡。

    此时九千明军已经将宽甸堡围的水泄不通。

    宽甸堡始建于万历元年,城堡周长约8里,城高8米多,北宽南窄,呈梯子形,城北依山无门。

    虽然城池不小,但是最宽的北城依仗山势却无须派兵防守。

    而东西两门的地形又不适合大军集结,故而想要破城只得强攻相对城墙较短的南城。

    此前马祥麟率领的白杆兵正是凭借着坚固的城防坚守了三个月之久。

    这时其义子辽阳游击刘招孙说道:“启禀父帅,王巡抚得知我军已经收复了宽甸五堡,大为振奋,急令父帅一日之内务必尽快拿下宽甸堡,莫要耽误了大军进击赫图阿拉!”

    此时刘綎脸色凝重,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