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魏忠贤渐占上风,李献忠未雨绸缪(求追订月票)

    第七十章 魏忠贤渐占上风,李献忠未雨绸缪(求追订月票) (第1/3页)

    大明终于迎来了天启元年(1621),正月初五这天紫禁城内张灯结彩!

    皇后张嫣三天前就已经斋戒沐浴,而礼部官员也已经提前祭拜了天地及宗庙。

    一切备好后,负责册封的使者,敲响三次钟鼓。

    身穿冕服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同百官一起进入皇极殿(原奉天殿)。

    礼部官员为皇帝奉上册封的册封书以及皇后宝玺放于事先备好的案桌,百官随即按庭仪时候的站位,到殿上站在各自的位置。

    随后,奏乐起,君臣四拜,百官起身后,音乐止。

    然后正式开始册封仪式!

    承制官宣读制命:册封张氏为皇后,命你等持节展礼!

    经过一堆繁琐的礼仪之后皇帝起身,百官退却。

    掌节官封装节令,奉册官员持笏板立于存放册书等的龙亭旁,仪仗队以及奏乐队伍在前引路,到中宫门外,奏乐起。

    皇后张嫣戴九龙四凤冠,出祭礼服,走出阁楼,站立居所大殿中,朝南站立。

    开始接受皇后的册书以及宝玺。

    随后朱由校领着张嫣去皇极殿拜谒祭祀祖先。

    完成祭祀朱由校端坐在皇极殿的宝座之上,皇后张嫣举行谢恩礼,完成八拜之后,大礼终于结束了。

    此时整个紫禁城最为失落的人恐怕就是“奉圣夫人”客印月了。

    备受冷落的她仿佛一下子被打入了冷宫,而她那幽怨的眼神似乎要将张嫣生吞活剥了一般。

    那不争气的泪水更是已经在自己的眼眶中打转了。

    在客印月最需要安慰的时候,魏忠贤出现在了她的身旁。

    客氏立刻依偎在了魏忠贤的怀中,撒娇的喊了一声:“魏哥!”

    魏忠贤则是轻声安抚道:“陛下就是图个新鲜,他还是离不开你的。”

    而朱由校早就迫不及待的来到了交泰殿,这座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的宫殿成为了他们的新房。

    张嫣在天上人间时早就被教授了许多取悦陛下的方法。

    朱由校虽然缺少教育,不过对于房事并不陌生。

    尝到了鱼水之欢的朱由校突然觉得木匠活不香了,一连几天宠幸皇后。

    这可急坏了魏忠贤同客氏二人,虽然他们希望朱由校沉迷于各种游戏,不理政务。

    但若是独宠皇后,客氏就没有存在感了!

    对于魏公公来说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魏忠贤为了吸引陛下的注意力,增加了操练的兵种,骑兵同火铳出现在了操练的项目中。

    他还从禁军各卫中挑选了数十名教官训练宫中的武太监,并把内操的人数扩大到了2000人。

    这种大规模的操练果然吸引了朱由校的注意力,很显然这又重新点燃了他对内操的兴趣。

    火铳射击的声响,以及骑兵对战的厮杀声,让他身陷金戈铁马之中。

    而禁卫的战力也比之前那些宫女同太监强的多。

    朱由校亲自上马厮杀,吓得对面那些骑兵不敢轻举妄动!

    很快魏忠贤率领的马队就败下阵来,让朱由校直呼过瘾!

    此外魏公公还开始关心起皇帝的身体来了。

    由于当初嘉靖皇帝曾经被宫女刺杀过,所以如今皇帝的寝殿外都安排了专门的太监负责监听。

    一方面随时伺候,万一有人图谋不轨也能进去救驾。

    如今只要半个时辰后陛下还有动静,门外的太监就会高喊道:“请陛下保重龙体,注意节制!”

    只要天启帝不停止,他们就会一直喊下去。

    这样一来虽然限制了天启帝房事的时间,但依然阻止不了帝后二人如胶似漆!

    气得客氏直跳脚,甚至埋怨道:“陛下可真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奶娘)!”

    终于几天之后皇后张嫣的月经来了,朱由校总算消停下来了。

    不过没了皇后,陛下还有王良妃同段纯妃。好在朱由校对这两个妃子的兴趣不大,各临幸了她们一次就不再召见了!

    客氏说道:“看来陛下还是对张嫣情有独钟,原本以为皇后是个贤良淑德之人,没想到居然也是一个狐媚惑主之辈!”

    “要是她的月经能一直来就好了!”

    这个要求属实有些过分,不过他们搞不定,不代表别人没有办法!

    陛下大婚后,天下大赦!

    原本要流放到海南儋州的王化贞,于是被无罪释放了。

    魏公公将其安排在太医院担任正五品的太医院院使,这样一来王神医便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了。

    很快这个难题被摆到了王化贞的面前。

    王神医开出了一个可以使得张嫣经期混乱的药方,不过这似乎并没有啥用,因为张嫣没病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去吃药。

    魏公公虽说在内廷只手遮天,总也不能令人把药强行给张嫣灌下。

    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在张嫣每天的食物中动手脚,终于使得这位皇后娘娘大出血,经期变得异常混乱。

    不过客氏的喜悦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东林党人很快就将矛头对准了她。

    礼部侍郎孙如游上书:如今陛下已然大婚,客氏身为乳母再居宫中,甚为不妥,建议让客氏搬出乾清宫,到宫外居住。

    孙如游的意见很快就得到了众多文官的支持,首辅叶向高以及刘一景等七位阁臣全部赞同。

    此时投效魏公公的文官并不多,且大多是品阶不高的小官,他们在朝堂上并没有多少话语权。

    而勋贵们则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朱由校虽说前些日子对客氏有些疏远,但你真要他离开客氏,他还是心有不舍的。

    他委屈的说道:“朕已经习惯了‘奉圣夫人’的照顾,虽说如今有了皇后,可皇后自己年纪也不大,朕还是离不开她的照顾!”

    刘一景说道:“‘奉圣夫人’如今再住在陛下的寝宫十分不妥,臣等只是要求其出宫。若是陛下需要还是可以随时召其入宫的!”

    刘一景的目的很简单,先将客氏搞出宫再说。

    最终在大臣们的坚持之下,客氏被迫回到了自己在宫外的住宅。

    东林党人开始庆祝这次重大的胜利,只要客氏不在皇帝面前进谗言,魏阉一个人的能量有限。

    这也向朝廷上下证明了,东林党并不惧怕魏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