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徐鸿儒千刀万剐,李献忠晋封国公(求追订月票)

    第八十五章 徐鸿儒千刀万剐,李献忠晋封国公(求追订月票) (第3/3页)

 加上各地助战的乡勇,目前明军足有6万人马。

    山东总兵刘肇基说道:“多亏了此前宁远侯将流寇主力吸引在了曲阜,我军才得以轻松的攻占了他们在外围的据点,将流寇主力包围在这邹县。”

    “如今我军兵强马壮,当可一举破城,彻底剿灭贼寇!”

    李献忠笑着说道:“如今贼寇已经是惊弓之鸟了,要消灭他们何须自己动手?”

    尽管徐鸿儒这个神棍还在不断吹嘘“无生老母”法力无边,可那些在他神力加持下的白莲教众还是被明军的火炮炸的体无完肤。

    李献忠还令人拿着一些铁皮制作的喇叭高喊道:“凡是主动投降官军的,只要不是白莲教的核心骨干一律免死,从轻发落。”

    “无论是谁只要能将徐鸿儒抓来献给官军,一律赦免谋逆之罪,授予世袭锦衣卫千户官职,并赐飞鱼服,赏银万两!”

    此时曲阜孔家早已经断绝了粮食供应,邹县的粮食储备也越来越少了!

    很明显白莲教根本就不是官军的对手。

    他们跟在后头造反可是被杀全家的,于是越来越多的白莲教众纷纷逃到明军这里投降。

    短短几天之内就已经有2万多人向官军投降了。

    此时的义军内部可谓是人心涣散。

    白莲教的首领沈智、夏仲进同侯五纷纷找到了足智多谋的右丞相陈灿宇。

    侯五说道:“陈丞相,如今我们的手下每天都不断的跑到官军那里去投降,要是再这么下去用不了几天,不等官军攻城,兄弟们都跑完了?”

    夏仲进也问道:“之前陛下说在笔架山全歼了明军主力到底是不是真的?”

    陈灿宇看着这些人,微微一笑,说道:“笔架山的伏击自然是真的,也确实将明军主力包围在了山谷,不过他们用火炮轰开了封路的巨石,并没有全歼明军。”

    夏仲进说道:“那也就是明军的主力骑兵还在,这我们拿什么去抵挡啊?”

    陈灿宇叹息道:“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已经被明军给包围在了邹县,而且我们压根就无法突围。”

    “若是陛下没有称帝,我们还有被官军招安的机会;可现在陛下已然称帝,所以官军不肯放过我们这些白莲教的骨干。”

    此时一直没有出声的夏仲进说道:“其实官军还是给我们留了一条路的,我们不但可以无罪还能升官得赏银!”

    夏仲进说完后,几人立刻眼前一亮。

    陈灿宇说道:“我明日就让陛下的到北城巡视,你们几个做好准备,拿下了徐鸿儒两兄弟,起码我等的性命肯定是保住了。”

    这时候肯定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很快几人就认可了陈灿宇的方案。

    第二天上午,陈灿宇等人就押着中兴福烈帝徐鸿儒以及英烈王徐和宇以及一些徐鸿儒手下的骨干来到明军大营请降。

    此时毕竟有十多万流寇,虽说他们是投降了,不过也是一个麻烦事。

    李献忠一面将三千多徐鸿儒手下的骨干斩杀以震慑这些流寇。

    一面又将一万两白银当众赏给了陈灿宇等四人,并表示朝廷很快就会授予他们相应的官职。

    这样一来陈灿宇等人出卖徐鸿儒的事情很快就人人皆知了,纵然有徐鸿儒的余孽想要报仇也是冤有头债有主。

    这场历时两个多月声势浩大的白莲教起义,就这样被平息了!

    不过在押送徐鸿儒上京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些意外。

    王希范等白莲教余孽居然趁夜前来劫营,并成功的劫走了徐鸿儒的弟弟英烈王徐和宇。

    此时徐鸿儒已经被押往京城,王希范此前被徐鸿儒封为了河间王,又有劫营救主的英雄事迹,散落在各处的白莲教众纷纷前来投靠。

    很快王希范便以九品莲台以及河间王的身份,在兖州一带聚集起了数千白莲教众同官军打起了游击战。

    李献忠一看王希范这颗钉子已经埋下了,也就率领大军北返了。

    本次兖州之行虽说折损了数百精锐的辽东铁骑,不过获得了孔家的20万亩良田,以及40多万两银子同80多万石粮食,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此外各地俘获的近20万人口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将这些人充实到辽东,那么原本建州的赫图阿拉以及宽甸六堡的边民也就都有了。

    天启二年九月初八,中兴福烈帝徐鸿儒在京师被处以凌迟之刑,一时间可谓是万人空巷,百姓争先恐后的前来观刑。

    毕竟这千刀万剐之刑可是难得一见的,不少人一辈子都看不到一次!

    原本刽子手是准备剐上个三千多刀的,可能是他的手艺比较生疏,结果徐鸿儒不禁吓,仅仅挨了一百多刀就被吓死了。

    最后刽子手还是继续走完了剩下的流程,足足割了他3600刀。

    也许是之前魏忠贤收了李献忠20万亩土地,没有办成事让他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想补偿一下他。

    这次魏忠贤同奉圣夫人客氏以李献忠平寇有功,向天启皇帝朱由校请求加封李献忠为辽国公,居然被陛下批准了。

    同一天李献忠被册封为光禄大夫、柱国、征虏前将军、辽东经略使、朝鲜镇守总督、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辽国公。

    不过天启皇帝选择在凌迟徐鸿儒的同一天册封李献忠辽国公,还是颇有一些耐人寻味的!

    感谢各位书友月票、推荐票、追订支持!

    感谢书友“qwadadaed”、“20230220260_Dc”的月票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