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左良玉功亏一篑,传国玺再现人间(求追订月票)

    第一百章 左良玉功亏一篑,传国玺再现人间(求追订月票) (第1/3页)

    随着辽东三司的设立,各衙门有不少官吏空缺。

    天启五年辽东的县试、乡试选拔出来的秀才同举人几乎是直接得到官位,这可比他们参加会试、殿试考中进士补官要快的多。

    说实话科举场基本是南方人的天下,这些人自己肚子里有多少墨水,心中有数。

    如果不是走辽东科举这条捷径,他们想要做官的难度还是很大的。

    尤其是那些秀才虽说大多是八九品的小官,但辽东官员的待遇可比大明官员高的多,所以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尤其是那个奖金制度,干的好的奖金可是比年俸还要高。

    虽说对于士绅纳粮这件事情他们心里也有想法,不过如今连辽国公自己的田庄都上缴田税了,就他们家里这点薄田也没啥好抱怨的。

    辽东其实没有多少大地主,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李献忠自己,然后是卫所下属的官田,如今官田也是要纳税的。

    剩下的大多是各地的官僚以及他们的亲属,这帮人如今都是辽东体系的既得利益者,不会为了这点田税就同李献忠翻脸。

    想翻脸或者企图翻脸的那肯定是直接去阎王爷那里报到了。

    也正是由于这个特殊性,所以辽东很轻松地就完成了所有土地的征税。

    这在大明是绝无仅有的!

    得益于李献忠不断的发展商业,其实辽东的官员很清楚,如今商业才是当地发展的主要方向。

    随着辽东人口的不断增加,种地肯定不能满足所有人的就业。

    尽管一直在大力开发新的土地,但目前辽东一共还不到600万亩田地,却有358万人口和12万朝鲜劳工。

    如果不是番薯土豆这些高产作物,再加上台湾同江南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运往辽东,根本就养不活这些人。

    辽东的产业基本还是官府主导。

    平虏堡的百姓现在大多数都成了辽东最早的工人。

    原本的作坊都被李献忠整合成了工厂隶属于辽东布政使司。

    军工产业肯定是不可能让民间资本进入的。

    位于平虏堡的辽东兵工厂,是目前辽东最大的工厂。

    下设火铳厂、火炮厂、兵器盔甲厂、棉服厂、钢铁厂、弹药厂、以及一个研究院。

    此外还有专属的铁矿同煤矿,辽东兵工厂下属的工匠、矿工研发人员有5万多人。

    辽东兵工厂同营口造船厂,旅顺造船厂一样隶属于辽东布政使司下面的军工司。

    当然还有一些民用的工厂,比如水泥厂、砖厂、陶瓷厂、玻璃厂、铜制品厂、羊毛制品厂、煤球厂、畜牧场等也是隶属于辽东布政使司下面的产业司。

    这些工厂也招聘了许多人。

    另外商人梁三掌管辽东贸易司,负责将产业司以及军工司下属的产品销售到其他地区。

    当然海外地区的商贸还是交给东流球公司的,贸易司只负责将辽东的产品销售到大明关内以及蒙古草原同朝鲜地区。

    大量商人的涌入使得开原,辽阳这些大城市多了许多客栈、青楼、酒肆以及商铺,货行。从而这些产业也需要招聘大量的伙计从事服务行业。

    大量商品的流动,也需要雇佣许多人力进行运输服务。

    如今的辽东除了第一产业的农业外,第二产业的工业也在逐步形成中,第三产业的服务业更是蓬勃的发展。

    辽东成为藩镇后,财政压力一下子大了许多。

    所以李献忠同葡萄牙、荷兰、西班牙签订了贸易协定,允许他们到辽东进行贸易。

    李献忠给了他们十税征二的关税。

    辽东生产的瓷器,羊毛地毯,玻璃以及铜制品受到了他们的青睐。

    尤其是辽东的玻璃无论是透明度还是大小都远远超过了同时期意大利人的玻璃制品,使他们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当然李献忠的要价也不低,估计单单是玻璃一项,每年就可以为辽东增加上百万两银子的收入。

    李献忠也成功的通过玻璃对欧洲进行了返销!

    其实他们对于水泥和钢铁同样感兴趣,不过这些属于军事管制品,李献忠拒绝向他们出售。

    一旦给到他们这些东西,势必会加固他们的殖民统治,将来也会增加自己夺取他们手中殖民地的难度。

    李献忠在旅顺军港附近修建了一个商港,作为对这些洋人的贸易港口。

    旅顺港所在的金州卫原本就是辽南诸卫中人口最多,经济相对最发达的。

    只是营口港的兴起,使得营口周边的盖州卫、耀州卫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金州也就是后世的大连,其实港口条件远比营口要好的多,相信假以时日,金州这座港口城市发展的潜力会被激发出来。

    这帮欧洲强盗在看到了辽东水师强大的战舰后,终于明白突然冒出的这个“东琉球公司”背后是谁在支持了。

    葡萄牙人由于占据了澳门长期可以同大明进行稳定贸易,自然也就放弃了使用武力的想法。

    西班牙人自从在台湾被东琉球公司揍了一顿也就老老实实了。

    荷兰人同他们不一样,虽然摄于东琉球公司同辽东水师的强大使得他们放弃了使用武力。

    不过这些狡猾的荷兰人敏锐的察觉到了辽东同大明朝廷的微妙关系。

    再联想到此前大明朝廷索要燧发枪同中型盖伦船的图纸,宋克很快就猜到了朝廷是为了对付辽东。

    于是乎荷兰人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开始向大明朝廷高价出售火炮以及大量的火铳。

    当数千杆燧发枪以及20门18磅红衣大炮被送到兖州的时候,使得羽林营的火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

    孙承宗在得到了朱由校的指示后,就调集了山东、河南、南直隶等地的3万明军前往兖州,交由左良玉指挥!

    这样一来左良玉手下的明军就达到了5万之众。

    在得到了兵力补充后,左良玉就恢复了对白莲教的围剿。

    不过白莲教的义军还是利用自己手中鲁密铳的射程优势,以及水泊梁山的地形有效的阻挡官军进攻。

    但这些重型火炮的出现,打破了平衡。

    在18磅红夷大炮的帮助下,义军占据的那些险要山寨很快就火炮给轰开了。

    而后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