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忠贤不死,大明不灭?(求追订月票)

    第一百零六章 忠贤不死,大明不灭?(求追订月票) (第1/3页)

    如果大批阉党自己跑到辽东肯定会引起崇祯的注意。

    不过如今只是他们的子侄就不是这么明显了。

    这些人辞官变卖产业也是很正常的,加上锦衣卫同东厂都还掌握在阉党手中。

    崇祯的耳目不通也就很正常了。

    如今天启皇帝的百日大丧已经结束了。

    虽然由于陵寝刚开始修建,尚不能入葬,不过丧仪也算是完成了。

    其实此时崇祯的危机并没有完全解除,虽然前朝有不少阉党成员辞职,使得阉党的声望大跌。

    但是皇宫依然完全在魏忠贤的掌控之下,一个王承恩根本就不可能影响到阉党对皇宫的控制。

    所以他必须要隐忍。

    张嫣告诉崇祯,所有的水和食物一定要小心以免被魏阉给暗算了。

    为了对付崇祯,阉党们还是用了之前屡试不爽的办法,给崇祯皇帝敬献美女。

    不但如此还使用了催情的迷魂香。

    不过在抵抗美色方面崇祯帝确实要比他的父兄,泰昌帝同天启帝强的多,这些手段硬是没有让崇祯沉迷。

    最后,魏忠贤直接请辞东厂提督,用于试探崇祯的态度。

    崇祯不允,还好言宽慰,并准许奉圣夫人客氏出宫,到私人宅第居住。

    然后魏忠贤请求各地停止修建自己的生祠。

    朱由检批准以前生祠保留如故,不再新修。

    最后他又让自己的党羽上疏赞颂自己,而朱由检总是非常开心地读着这些奏章,不见半点愠怒,他还不断地嘉奖魏忠贤及其党羽王体乾、崔启秀等人。

    这一些列的试探,也使得阉党们终于放下了戒备。

    崇祯帝也不过才16岁,或许是自己太过小心了。

    御史杨维垣虽然也是阉党,但是他同崔呈秀有矛盾,他一面弹劾魏忠贤的得力干将崔呈秀,另一面却对魏忠贤大加赞美。

    这正好给了朱由检发作的机会,他直接顺水推舟拔除了崔呈秀,这一举动无疑是发出了一个信号。

    崔呈秀乃是魏忠贤的“五虎”之首,他本人非但是内阁成员,还同时兼任吏部尚书同左都御史。

    他的垮台也吹响了向阉党反攻清算的号角!

    朝中弹劾魏忠贤的奏疏接二连三的出现,朱由检却一直不动声色,任由他们发挥,直到攻击魏忠贤的浪潮掀到最高,嘉兴县贡生钱嘉征上疏列举魏忠贤的十大罪状。

    一曰并帝。

    群臣上疏,必归功厂臣,竟以忠贤上配先帝。

    二曰蔑后。

    罗织皇亲,几危中官。

    三曰弄兵。

    广招无籍,兴建内操。

    四曰无君。

    军国大事,一手障天。

    五曰克剥。

    新封三藩王,不及福藩之一。

    忠贤封公,膏腴万顷。

    六曰无圣。

    敢以刀锯刑余,拟配俎豆。

    七日滥爵。

    公然袭上公之封,腼不知省。

    八曰滥冒武功。

    武臣出死力以捍圉,忠贤居樽俎以冒赏。

    九曰建生祠,一祠之建不下五万,岂士民之乐输。

    十曰通关节。

    干儿崔呈秀,孽子崔铎,贴出之文,复登贤书。

    种种叛逆,罄竹难书,万剐不尽。

    这个时候朱由检才骤然发动,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怒斥魏忠贤的罪状。

    此时阉党的高官,在前朝已经被清理了大半,剩下的人也是犹如惊弓之鸟,竟无一人敢为魏忠贤出言辩解。

    而众臣更是群情激奋,不少人都提议要像对前朝的太监刘谨那样,将魏忠贤千刀万剐!

    此时朝堂上早就没有了同他狼狈为奸的“奉圣夫人”客氏。

    不过对于这些指控,魏公公自然是不会承认的。

    他也深知“坦白从宽,牢底坐穿”的道理,当廷认罪那岂不是老寿星吃砒霜——活腻了?

    魏忠贤跪在地上,声泪聚下的说道:“先帝即位之初,内忧外患,府库空虚。奴婢为了凑齐军饷,不得不打击贪污,加征商税。确实得罪了许多人!”

    “即使他们再颠倒黑白,攻击奴婢也不能改变建虏覆灭的事实。”

    “奴婢的侄儿魏良卿,押运粮草监军辽东,因功封爵乃是先帝应允。一路从肃宁伯加封宁国公,众臣皆无异议,怎么今日这些倒变成了奴婢的不是?”

    “国事艰难,藩王适当缩减规制也是情非得已,这些也成了奴婢的罪过了?”

    “奴婢殚精竭虑为朝廷广扩财路,使得天启五年、六年朝廷的收入超过了千万两,并让陛下得以有结余编练新军,这些也都成为了奴婢的罪过了吗?”

    “奴婢被人冤枉事小,但这些人含沙射影,诽谤中伤先帝事大,还请陛下明鉴!”

    魏忠贤反正就是死不要脸,你们说我就是说先帝。

    当然了他也知道自己私下做的那些事是经不起查的,于是在一番慷慨激昂过后,还是说道:“奴婢身体不适,申请告假,还望陛下应允!”

    朱由检也知道魏忠贤党羽众多,想要一下子将其彻底铲除是很难的,也只能先同意了他的告假!

    不过既然已经撕破了脸皮,他自然也不再手软。

    很快崇祯就用曹化淳取代了王体乾的司礼监掌印之位。

    曹化淳原本就深得朱由检的信任,这些年虽然一直在坤宁宫伺候张嫣,不过经常对朱由检伸出援手,再加上皇嫂张嫣的推荐,故而登上了这司礼监掌印之位。

    而曹化淳的小跟班多铎也成功的上位,成为了慈宁宫的管事太监。如果升格为太后的张嫣自然是搬进了慈宁宫,将坤宁宫让给了崇祯的周皇后。

    锦衣卫指挥使,左都督田尔耕一直是魏忠贤的左膀右臂。

    崇祯要拿下魏忠贤自然要拿掉田尔耕。

    田尔耕掌控着北镇抚司,而李献忠的二哥李世忠掌控着南镇抚司。

    崇祯自然不能用李世忠去取代田尔耕,不过目前锦衣卫的高层不是魏忠贤的爪牙,就是李献忠的手下。

    崇祯决定重用年轻人,他令锦衣卫千户骆养性担任锦衣卫指挥使。

    虽然骆养性只是一个千户,但其父乃是前任锦衣卫指挥使洛思恭,其曾祖洛安也曾执掌过锦衣卫。

    洛家在锦衣卫的影响力是任何一个家族都比不了的。

    而且洛思恭离开锦衣卫也不过才五六年,其影响力还是在的。

    崇祯此举无疑使得年轻的骆养性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