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忽悠奥斯曼(求追订月票)

    第一百八十一章 忽悠奥斯曼(求追订月票) (第2/3页)

人能够轻松的占领波斯,所以他相信华夏人同样需要自己这个盟友。

    郑森说道:“华夏的二皇子李世祖殿下如今正在喀布尔城外,苏丹陛下不妨派出使者同殿下签订盟约,相信两国彼此间的友谊会变得更加深厚。”

    穆拉德四世也正由此意,一方面他的军队集结需要时间。

    另一方面他也需要派人去喀布尔核实一下实际情况,以确保自己没有被华夏人给忽悠了。

    毕竟对波斯宣战还会得罪英国佬,这件事情他不得不慎重一些。

    当然了阻止他出兵巴格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因素,目前奥斯曼帝国多线作战。

    在欧洲几乎打到了维也纳,在北非的地中海沿岸以及克里米亚汗国也同欧洲各国在进行对抗,所以财政十分拮据。

    郑森的商团一下子就向穆拉德四世缴纳了20万华夏银币的税收,在他看来无疑是一颗摇钱树。

    随着贸易的增加,华夏的银币以其含银量高,容易辨伪,难以仿冒等特点,逐渐被欧洲各国给接受了。

    大有成为这个时代通用货币的趋势。

    此时西班牙人已经将墨西哥的银矿给采挖的差不多了,华夏则凭借着倭国巨大的白银储量,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白银生产国了。

    当然还有马尼拉同倭国以及印度的金矿,目前华夏的黄金产量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可以说华夏是真正意义上的“金银帝国”。

    不仅如此,华夏凭借着瓷器、丝绸、茶叶这传统的三大出口杀器以及新型的玻璃、香水、水泥、钢铁等产品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贸易大国。

    所以穆拉德四世希望东琉球公司能够常驻伊斯坦布尔。

    他表示会自己会为东琉球公司在码头开辟专门的卸货区域,甚至还会派出部队护送,确保东琉球公司的商队在奥斯曼帝国境内通行无阻。

    穆拉德四世如此诚意,东琉球公司自然是求之不得。

    抛开奥斯曼帝国本身的巨大市场不谈,如今华夏同欧洲各国的关系十分紧张。

    尤其是同英国和荷兰,随时可能翻脸。

    有了奥斯曼帝国这条商路,即便是将来西欧各国联合抵制华夏贸易,华夏的商品也能通过伊斯坦布尔继续销往欧洲各地。

    开拓奥斯曼的商路也是符合华夏帝国利益的。

    而且之前陛下同父亲曾经说起过在红海同地中海之间开掘一条运河的想法。

    一旦这条运河挖通,现在埃及这些不起眼的地方很快就会变成重要的极具商业价值的兵家必争之地。

    不过以奥斯曼帝国的财力恐怕是干不成这件事情的。

    这条运河只能由华夏来开发。

    眼下正好可以利用穆拉德四世有求于自己的时候,趁机将运河附近的土地弄到手。

    于是郑森说道:“本次我的商队从红海的苏伊士港将商品运输上岸,然后驼队足足走了一个半月才抵达伊斯坦布尔,这样的效率实在太低了。”

    “我有意租用红海的苏伊士港,以及地中海的塞得港。并在两个港口之间修建一条运送货物的道路,这样一来东琉球公司的货物可以从苏伊士港由陆路转运到塞得港,再从塞德港直接走海路抵达伊斯坦布尔。”

    “货物的运送周期将会缩短很多。”

    郑森的话让穆拉德四世眼前一亮,如果这条道路修成的话,那么将货物从红海运输到地中海的周期将会大大缩短。

    必将使得伊斯坦布尔更加繁荣。

    而且那两个港口如今也并不是啥大港,将这块区域租给东琉球公司也不是不可以。

    再从东琉球公司拿到一笔租金,这次出兵巴格达的军费可就有着落了。

    他说道:“这块区域可是连接埃及开罗到大马士革的关键地带,若是全部租给东琉球公司恐怕会阻断帝国的交通。”

    郑森说道:“东琉球公司会投入大量的财力扩建这两个港口并且完成道路的修建,修成之后受益的还是奥斯曼帝国。这将大幅度提升伊斯坦布尔的商业地位。”

    “至于苏丹陛下担心的交通问题,我们东琉球公司只是租用了港口同土地,这块地区还是奥斯曼帝国所有,奥斯曼的商队以及物资运输自然是畅通无阻的。”

    见穆拉德四世仍在犹豫,郑森说道:“东琉球公司可以支付每年200万华夏银币的租金,第一年的租金我现在就可以给到苏丹陛下。”

    200万华夏银币,这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