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新的郑和下西洋?

    第十一章 新的郑和下西洋? (第3/3页)

    “果然是!”

    郑和喃喃自语,神情带着激动。

    这一份地图,对于他来说无疑比任何的价值都还要更高。

    小心翼翼的将卷轴揣好。

    随后郑和才迅速离开了皇宫。

    接下来的时间,郑和开始了迅速筹备了起来。

    由于这一次和之前的下西洋明显不一样,筹备的时间无疑要短的很多,在十月,大量的物资就开始被运送到了港口。

    相比于之前朝廷调动,这无疑要快了很多。

    而当时间来到十二月之时,基本的筹备已经完成。

    永乐十四年十二月,历史上明成祖命郑和等人护送各国使者及旧港宣慰使归国,直到永乐十五年秋郑和才出行。

    可在这个时空当中,历史发生了改变。

    永乐十四年十二月,郑和就率领了船只出发了,随行有僧人慧信,将领朱真、唐敬等,而船只更是浩浩荡荡。

    原本一共不过208艘,其中大船62艘,小船146艘,可这一刻船只的数量直接翻了一倍,到达了四百艘,其中上百艘都是满载物品的商船。

    如此庞大的规模,几乎一瞬间就遮蔽了大半个海面。

    而这一次的下西洋,历史注定完全不一样。

    郑和使命不一样,海船的使命也同样不一样。

    如果说之前只是一场政治秀,那么这一次郑和下西洋则纯粹是为了利益了。

    对于儒家,对于大臣来说还需要考虑脸面,可对于国家来说,唯一的问题就只是利益问题。

    这一点,在起航之时,郑和就直接召集了自己部下,两位副手开始商谈了起来。

    巨大的宝船之上。

    朱真、唐敬,郑和端坐于其中。

    而此刻,郑和已经将朱棣的那两份卷轴交给了两位,当世界地图呈现,以及朱棣方略摆在两人眼前,两人也不由彻底震惊了。

    特别是朱真。

    世界不用多说,哪怕第一次出海的朱真,在翻阅不少郑和记载也有了一定了解,虽然不如郑和和唐敬那么熟悉,可对于西洋,南洋也有了足够清晰认知,可他从未想过世界竟然还有着如此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