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方案敲定【跪求追读】

    第7章 方案敲定【跪求追读】 (第2/3页)

无启动用户,加上当年对于下颌进气道的研究不够深入,因此只造出一架原型机用于试飞测试之后就没了下文。

    不过常浩南知道,这个改进型的潜力其实是不小的。

    更重要的是,对于下颌式进气道的研究本身意义非凡。

    因为未来的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也有用到类似结构但更高级的进气道。

    常浩南重生之前在29基地就是准备要测试一个采用下颌式三维内转进气道的高超声速导弹设计。

    按照时间线,1996年的时候这个改型应该还没出来,甚至可能还没开始。

    “对歼7飞机的进气道设计进行改进,以使其能够适应更大尺寸的雷达,并保证飞行性能至少不弱于原型号。

    具体思路为把机头进气道改为双模块下颌式进气道,腾出机头空间留给雷达罩,同时雷达罩可以作为圆锥前体,与进气道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对来流的一级压缩,为方向朝下的外压缩方式。

    进气道实现对气流的二级压缩,为方向朝两侧、朝上的内压缩方式,机体的其余部分维持原状不变。”

    随着常浩南的思路在脑海中不断完善,系统也随之给出了新的提示:

    【完善项目消耗科技点数:8点,直接给出项目结果消耗点数:80点,是否确认开展歼7飞机进气道改进项目?】

    “确认!”

    几乎和昨天的时候一样,在常浩南确认项目之后的一瞬间,海量的信息几乎是以烙印的方式出现在他的记忆中,很多知识他虽然已经很多年都没有接触过,但却如同已经用过千百遍一般熟练。

    也就是说,系统不仅可以给出完成一个项目的具体步骤,甚至还能够同时提高常浩南的相关能力。

    而这种能力并不会随着项目完成而消失,比如昨天他获得的熟练操作这个年代流体力学仿真软件和用Fortran语言直接写程序解偏微分方程组的能力仍然存在。

    只不过要想实现像昨天那样效率逆天的非人操作的话,还是得依托系统对于正在进行的项目所提供的buff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