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新改型

    第43章 新改型 (第2/3页)

“小常同志,我有点好奇啊,你既然在期刊上发表的文章里有意隐去了一部分内容,那为什么现在又这么痛快地就拿出来了?”

    卢育英微微抬起头,看着坐在对面的常浩南问道。

    “毫不自夸地说,我在这些工程文件里面体现出的设计方法,在全世界范围内应该都算是比较领先的,所以至少在短时间内,不能随随便便就让外国人给学过去。”

    这已经不是常浩南第一次被问到类似的问题了,因此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而现在既然是卢总师您亲自来问,那我自当毫无保留,毕竟这些研究,本来就是为了能让咱们华夏造出更好的飞机来。”

    听到这句话之后,卢育英原本微眯的眼睛猛地睁大了些许。

    也不怪他感到震惊。

    常浩南的这种想法,搁在20年前或者20年后都很正常,但在90年代中期这会,确实是相当稀罕。

    沉默许久之后,卢育英点了点头:“能有这种觉悟,不愧是小常同志啊!”

    这句有些没头没尾的话反倒让常浩南有些懵逼,怎么对方突然表现出一副之前就认识自己的样子?

    实际上,由于常浩南本来就知道卢育英的大名,因此二人在昨天通电话的时候,自我介绍都相当简短。

    再加上作为导师的杜义山今天又没露面,所以就好像昨天的唐林天一样,卢育英到现在也不知道常浩南的真实身份是个学生,他还一直以为对方是京航从国外挖回来的青年教师。

    而在这种别人都抢破脑袋要出国的年头选择主动归国,表现出如此高的觉悟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这才有了刚才那句略显奇怪的感叹。

    ……

    卢育英毕竟对歼7飞机非常熟悉,并且在此之前就已经对下颌式进气道设计进行了一些研究,因此只花了大概四十分钟就看完了常浩南提供的这些技术文档。

    “小常同志,你这个设计的完成度……确实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

    “卢总师谬赞了,虽然我对自己的进气道/圆锥前体一体化设计方式非常自信,但真要说到飞机的总体设计,还只能算是开了个头,很多细节都需要风洞数据进行完善和优化,这样……”

    常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