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另请高明【求追读!】

    第55章 另请高明【求追读!】 (第2/3页)

然,我们会提供人手和你们一起进行这项工作。”

    “第二么,是利用你在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的知识,对下一步的试飞工作进行更准确的指导,加快试飞效率,我们现在有大量的飞行小时都被用在摸索试飞条件上,实际上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至于更具体的项目细节,就得等你到了盛京再去了解了。”

    “感谢杨总师的信任,我一定竭尽全力。”

    常浩南虽然也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但毕竟早有心理准备,因此还是保持了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

    这个时候,杜义山又走上前来,拍着他的肩膀鼓励道:

    “小常啊,你很有前途,在601所那边好好干,八三工程是个很有前途的项目,也有足够广阔的空间来让你一展身手。”

    听到这样一句话,常浩南心中五味杂陈,只能回以微笑和点头。

    实际上,在1996年这会,正如刚才杨奉畑所说,八三工程的研发进度还是比较乐观的,01和03架原型机已经在阎良展开了密集试飞,刚刚下线的04号验证机也在进行工厂试飞,一切看上去都非常顺利。

    所以在杜义山看来,这个项目只要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就不会出什么大乱子,哪怕最令人担心的WP14发动机进度不顺,也可以暂时先用WP13F型顶上,类似的情况过去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但作为重生者,常浩南当然清楚,在原来的时间线上,八三工程最终抱憾结束,并转为了技术储备。配套的WP14发动机也因此失去了装机型号,虽然并没有直接终止研发,但受到的重视程度一落千丈,没能完成取代WP13系列的使命。

    这其中的原因当然非常复杂,既有技术不足的影响,也有非技术因素的问题。

    比如1997年1月,刚才提到的那架04号全状态原型机转场到阎良时,降落跑道的尽头正在整修,因此挖出了一道沟,而塔台竟然对此并不知情,飞行员则因为当天能见度很差未能目视发现,最终导致飞机起落架折断,冲出跑道后撞到一棵树上完全损坏。

    随后赶制的05号原型机又在1999年因为发动机故障在空中起火坠毁,两年内损失两架原型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