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改进涡喷14!

    第89章 改进涡喷14! (第2/3页)

欧洲也罢,绝对不会随随便便就让你通过适航认定。

    毕竟这些标准,本身就是垄断壁垒的一部分,自然不可能轻易突破。

    直到常浩南穿越之前,整个华夏只有一种小飞机——运12F获得过FAA的认定。

    至于EASA,则更是一个通过的型号都没有。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ARJ21和C919的商业成绩。

    而现在,历史的进程已经因为常浩南这只蝴蝶的存在而发生了些许的改变。

    原本的新舟60对ATR42完全无法构成竞争,

    1996年的时候,欧洲也好美国也罢,对于华夏的态度普遍还是比较轻视的。

    这在某种程度上不是坏事,因为比较容易闷声发大财,做成一些在二十多年后年反而做不到的事情。

    比如通过与意大利进行合作,打通EASA适航认定的关节。

    甚至更进一步,推动即将诞生的CAAC适航审定标准与EASA标准之间的互认。

    如果这件事情能够成功,那么一个机型只要得到华夏这边的认证,就自动被视为通过了欧洲方面的认证。

    几乎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毕竟俗话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

    国家之间其实也是这么回事。

    从华夏产品,到华夏品牌再到华夏标准,在原来的时间线上花了差不多40年的时间。

    而现在,常浩南希望能在自己的帮助下,加快这个流程的速度。

    这些东西,作为老航空人的易元和自然也能想到。

    但兹事体大,他虽然是新舟60的总工程师,但并不能决定项目以外的事情。

    “这件事情,我需要去跟周永航同志商量一下。”

    易元和停下了脚步:“不过,无论结果如何,常浩南同志,我认为你的建议都很有价值。”

    说完之后,转过身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走去。

    他努力控制着自己的表情,以避免在这些年轻晚辈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喜悦和迫切。

    但脚下比刚刚轻快很多的步伐还是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

    并排走着的只剩下了常浩南和刘洪波两个人。

    易元和离开之后,二人竟一时间不知道该谈些什么话题。

    新舟60的事情刚刚已经说的差不多了,而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