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一个月,十二年(我爬起来了)

    第106章 一个月,十二年(我爬起来了) (第2/3页)

忠诚是理解的。

    这些人害怕的并不是吃苦受累乃至流血牺牲,而是看不到希望,找不到方向。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他一定要让常浩南想清楚了再决定是否加入动力联合攻关组。

    因为一头扎进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必须要有非凡的勇气。

    不过很明显,他终究还是低估了这个年轻人。

    对方丝毫不惧怕漫漫长夜,因为他自己就是照亮前路的火把。

    现在,光,有了。

    路,看清楚了。

    ……

    控制室里面,常浩南当然知道阎忠诚为什么在这个大家都在庆祝的时候选择独自离开。

    后者在涡喷14研发过程中的经历,作为重生者的他都知道。

    从01号原型机发生事故,到拿出这个性能堪比F404发动机的新设计,只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里面当然有系统的帮助,以及作为重生者先知先觉的原因。

    但是,没有阎忠诚他们十二年的坚持,就不会有常浩南一个月的奇迹。

    相比于感怀的阎忠诚和平静的常浩南,控制室里面大多数人的情绪则要简单多了。

    兴奋,还有开心。

    一片欢腾。

    对于606所的绝大多数工程师而言,这甚至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第一次体会到成功的感觉。

    在此之前,华夏能够生产的最好的航空发动机是涡喷13。

    技术水平与60年代初期的J79大致相当,综合性能还要更弱一些。

    而他们眼前的这台涡喷14,已经把J79远远地甩开了几个身位。

    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标80年代中期的F404。

    一跃十五年!

    当然,这种计算方法肯定是不够准确的。

    F404只不过是美国航空工业整体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那么耀眼的产物,远不是那个年代的极限。

    而涡喷14则是华夏这片航空工业仍然贫瘠的土壤中长出的唯一独苗。

    非要说华夏在航空动力领域跟美国的差距已经被拉近到十年以内,恐怕还是有些过于乐观。

    但,那又如何?

    技术层面的巨大突破是实打实的。

    华夏第一次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航空动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