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我们自己的标准!

    第111章 我们自己的标准! (第3/3页)

道该如何确立标准,而是根本不知道有哪些标准需要确立。

    所以当时的原则就是先不管具体内容,靠拿来主义占据坑位,把标准体系给建立起来。

    类比一下的话,大概是从零开始建立一座图书馆,因为没有经验,只好照着其它图书馆的样子,先确定书籍分类方式跟所需书目,至于具体的书可以后面再慢慢补齐。

    在这种情况下,刘振响评价GJB/Z64-94“还有一些不足”确实是给科工委留足了面子。

    毕竟它实际上就是个壳子,相当于摆在书架上占位的假书……

    “我认为,这份指南中已经有了很强的操作性,可以考虑派出一个专家组到624所,确认涡喷14的地面测试结果,并依托指南内容和既有工程经验对GJB/Z64-94中的操作和评价规范进行修改,以更好地进行畸变实验评定技术研究。”

    这种内部进行的小规模座谈会本来就相对随意一些,加上刘振响在航空动力领域的地位十分超然,因此他也没有搞什么弯弯绕,而是在介绍完成之后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我倒是觉得,写出这份指南的人,想的应该并不是要对老标准进行修改。”

    刘振响的话音刚落,坐在会议桌尾端的另外一位专家开口表达了不同的意见。

    他轻轻弹了弹手中的文件:

    “因为我是这边最后一个,所以占了些便宜,比各位同志看得时间更多一些。”

    “1994标准是借鉴了ARP和AIR系列通用规范制订的,在评定方式上有很强的英美风格,比如使用畸变网来模拟典型畸变流场,通过对最大瞬时畸变的描述来研究畸变对稳定性的影响,建立压气机喘振或失速与最大动态畸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一套方法一方面耗资巨大而且非常繁琐,另一方面,跟我国现有的航空发动机设计体系的配合程度也不好。”

    “但我们刚刚看的这份指南思路完全不同,它采用了发动机进口综合畸变指数中的紊流度来评定压力畸变,测试方法也是采用了86年的时候,刘院士曾经提出来过的插板模拟法,不过应该是对板型进行了优化和讨论。”

    “更重要的是,在这份指南的最后部分,还提到了工程设计阶段的气动稳定性综合评估方法,我简单看了一下,绝对是有过发动机设计经验的人才能写出来的东西,指导性非常强。”

    “所以这绝不是对1994标准的修修补补,我们应该把它当做一个属于我们华夏自己的、全新的标准来对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