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多体耗散粒子动力学

    第152章 多体耗散粒子动力学 (第2/3页)



    ……

    182厂虽然技术底子比较薄弱,但在办事效率上还是值得肯定的。

    没用几天功夫,就按照常浩南的要求,从金城大学请来了与他们有着长期合作的林国范教授。

    从航空系统外面请来的专家,就算有长期合作,而且得到授权可以接触涉军涉密项目,也不可能随便让他进到已经快要被当成办公室的资料室里面。

    所以常浩南是带着相关资料,在一间会议室见到林国范的。

    “林教授,您好。”

    第一次见面的两个人握了握手。

    “不知道这位是……”

    林国范的身边还坐着另外一个看上去不到四十岁的女人。

    “我是国范的爱人,祝兰,也是金城大学的教授,研究表面物理的,听他说你们这次的课题跟我的研究方向有关,所以也跟上面申请一起过来了。”

    “那么,感谢二位了。”

    三人很快结束了简单的寒暄,随后常浩南把资料放在桌上,花费大概二十分钟的时间大致介绍了自己关于机翼积冰情况预测的想法。

    两位教授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林国范首先开口:

    “小常同志,不介意我这么称呼吧。”

    常浩南轻轻摇了摇头示意没关系。

    “在已知过冷液滴或者冰晶的性质特征和飞机机翼的各项参数的情况下,通过动力学和热力学手段计算相变情况,这从理论上确实是说得通的,但要想落实在操作上,恐怕会面临一些困难。”

    相比于梁绍修等人,林国范和祝兰二人在这方面要精通得多,因此他们马上就能考虑到很多外行人所不知道的细节。

    “飞机在高速飞行过程中遭遇湿冷空气,首先是一个液滴撞击在粗糙固体表面的问题。”

    “虽然确实可以用VOF或者LSM法对欧拉网格或者笛卡尔网格化处理之后的机翼表面进行计算,但是对于高速撞击类的大变形问题,数值模拟系统无法保证在所有的网格上都能构造出适定的插值函数,就算强行完成这一步,当网格发生变形时,也难以保证变形后的网格不奇异。”

    “更不用说要想在这种情况下求出N-S方程的数值解,计算量也相当夸张,就算用超算恐怕也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

    林国范一大段话说完,旁边的祝兰稍稍帮自己的丈夫打了个圆场:

    “或者是小常同志对液固表面相互作用的问题有什么新的想法?这样的话我们倒是可以交流一下研究内容。”

    气氛突然在一瞬间陷入了诡异的沉寂。

    坐在夫妻俩斜对面的常浩南并没有马上做出反应。

    “小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