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干扰吊舱,逆向工程

    第233章 干扰吊舱,逆向工程 (第3/3页)

霹雳11,把那架米格25打下来了。”

    陈家亮双手在半空中比划着,向常浩南等人介绍整个作战最精彩的部分。

    “后来我们跟巴空军的空降兵一起,在击落点附近找到了飞行员,还有飞机残骸。”

    被抢过话头很久的郑良群又见缝插针地接了回来:

    “其中最有价值的吊舱已经被秘密运回国内,交给军工部门去研究了,至于逆向仿制么……这就要看他们的了,反正我们是很希望能有一种类似的装备。”

    在一大段精彩的故事之后,常浩南总算听到了自己最想知道的信息——

    这个颇为厉害的干扰吊舱,应该是刚刚开始被研究。

    也就是说还有他发挥作用的空间。

    “所以现在是哪个单位在负责这件事情?”

    如果这东西就在航空工业内部,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但如果不是的话,可能就得通过丁高恒的关系才能联系到了。

    “当然是我们电子科技集团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年轻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常浩南转过头,看到一名戴着眼镜,大概三十岁出头、发量完全不像工程师的人走了过来。

    “郭林,电科14所的。”

    简短的自我介绍结束之后,二人握了握手。

    “很高兴能在这见到容积卡尔曼滤波法的创始人之一,常工您和徐研究员共著的那篇论文,给了我们不少启发,我们的雷达这次能克服干扰抓住目标,也要感谢你们。”

    “这没什么,学术研究嘛,就是应该互通有无的。”

    此时的常浩南关心的显然不是这件事:

    “不知道那个运回来的电子战吊舱,我能不能……”

    还没等他把自己的目的讲出口,早已经猜到他想说什么的郭林就直接回答道:

    “您当然可以参与,实际上,就算今天没找到机会当面聊,我们本来也准备邀请你们二位加入这个项目的,毕竟在控制工程理论领域,现在国内应该已经没有更权威的人了。”

    “我们二位?”

    常浩南注意到对面郭林的目光看向自己的身后,下意识回过头。

    一个身高跟自己差不太多的女人正双手抱胸站在那里。

    “徐研究员?”

    正是之前常浩南做机翼设计优化时合作过一段时间的徐洋。

    “常博士,好久不见。”

    (本章完)